废纸无人接盘,无外废时代到来也拯救不了纸价?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青山绿水,度过资源匮乏时代的中国,开始了外废进口的强硬管制,尽管国内很多依赖外废为原料为主的很多制造业产生明显的不适应,尤其是造纸、塑料、金属等行业市场反应明显。

以前外废尤其是美废一直是国内包装用纸的重要原料,主要是因为美废质量高、价格便宜、供应量大、供应稳定,不可否认确实对国内早期的造纸有着很多正面的帮助,但是随着带来的负面环境因素也同时出现。已经明显不适应国内发展的环境要求,所以废纸要想进来就几乎不可能了。

废纸无人接盘,无外废时代到来也拯救不了纸价?

要弄清楚外废后续市场究竟怎么演变,看三个关键要素!

质量标准:杂质率0.5%,这个几乎不可能的进口标准,就是关死进口的闸门?但是这个进口标准既然达不到为什么还要定?直接禁止进口不就得了吗?没有这么简单!一刀切禁止进口面临众多外界压力,而且会把市场做死造成国内短期供应紧缺产生恐慌,带来行业巨大震荡不利于经济面的稳定!

进口检验:进口质量的高标准,需要海关进口检验最后把关,所以进口检验就成了是否实现进口的变通口,如果从国家认为有需要进口就不做每柜必检,如果认为没有进口必要就逢进必检。

进口指标:进口指标已经出来基本是国内大企业的肥肉,可是也就是能看不能吃,基本也没有什么大用,因为质量标准问题就把一切堵死了。

这三个因素关系可以简单的描述为:质量标准是关死进口的闸门,进口检验就是备用进口的水龙头,进口指标就是打开水龙头的钥匙。

如果说对于中小企业从国家层面的政策理解有点难度,但是接触国家政策比较近、理解国家政策比较深的造纸行业大企业动向,就能说明问题,玖龙收购2家美国相关公司,以及玖龙、理文、永丰余、荣成等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新增造纸厂、布局林浆等就可以看出他们布局海外生产、经营国内市场的决心,也就是停止进口废纸导致国内可能的原纸供应缺口,将从国外直接进口原纸,这些进口的原纸只不过是从国内进口废纸、国内生产原纸的格局变成直接进口原纸,把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环节丢在了国外,还不影响国内原纸供应!这个才是核心吧!

废纸无人接盘,无外废时代到来也拯救不了纸价?

这个政策的后续影响:

1、短期内造成国废价格拉升,但是这种拉升也就是短期现象,随着外废断供国内废纸的行情看涨,就会进一步刺激国内废纸回收业的发展,不仅仅会提升废纸回收率还会催生出很多创新的废纸回收模式,在废纸回收的质量、回收的数量上持续提高。同时也会加快大企业尤其是造纸厂自身在国内废纸回收行业的深入经营。

2、外废断供造成国内供应缺口的影响还要与国内原纸实际需求量对比来判断,实际废纸供应是否有缺口需要参考的是纸箱需求量而不是造纸厂的产能需求量,因为纸厂的产能需求不是实际市场需求,况且产能是永远大于需求,在外废断供、国废价涨、综合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同时伴以金融手段的操作,小的造纸厂将会很快退出市场从而减少废纸的需求平抑国废价格。

3、原纸的供应格局将会演变为以国内生产为主、进口为调节的局面,进口的原纸一方面补充国内可能的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对国内可能会形成的垄断局面进行遏制。

4、因为外废的断供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会逐步波及到行业的上下游,上游造纸厂会加速淘汰小纸厂形成大企业竞争的布局,从而因为上游企业的集中度提高会逐步深入到纸箱制造的环节,会对现有的纸板、纸箱工厂造成直接影响就是促使2、3级厂的集中度提高,这种集中度的提高不是简单的产能累加而是在智能制造、集中制造基础上的集中,形成总体的集中接单(平台接单),依据需求的分散生产(不是小企业的分散生产而是大企业加工中心的分地域生产,也就是地域的分散不是订单的分散)。

5、外废的断供是产业变革的导火索也是催化剂,外废断供会逼着行业往前走,留给2、3级厂思考的时间也许不多了,是顺势而为变革还是逆流守成,大家思考思考吧……

然而

就在市场炒作国家将全部禁止洋垃圾,纸价高位已成定局的时候,冰冷的市场却给出了无情的答案。排长队交货,降价,停收,一转身功夫,炒到天价的废纸竟然到了无人接盘的地步!

废纸无人接盘,无外废时代到来也拯救不了纸价?

纸厂降价拒收,废纸商仓皇出货

2018年06月29日,国废经过了两天的盘整之后,华南/华东及华南的国废开始全面下调。

6月29日,华东地区下调40-100元/吨,华南地区下调50-120元/吨,北部地区下调50元/吨,西部地区四川泸州金田下调100元/吨。6.30日开始,国废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向下调整,最高降幅达到150元/吨。

而就在6月28日晚上,打包商群传出更加惊人的消息。广东东莞建晖纸业通知,6月28日晚所有国废收购业务暂停。金田纸厂29号开始停收,鸿业纸厂停收,捷丰纸厂停收,广东江门桥裕纸业于6月28日中午起停止收货,东莞理文7.2-3日停收,中山永发也宣布暂停数日。

易跌难涨,纸业行情开始逆转

2018年来,中国纸业市场的行情一直处于僵持不下的格局。造纸行业坚持走高利润的市场策略,不但通过抬升国废价格来哄抬原纸。然而,除了1月份二级厂大量备货,5月中美贸易战爆发,导致纸价上涨顺利落实外,其余的时间涨价均未能落实,甚至不涨反跌。

一般来看,原纸涨价要想得到落实,必须有大量的买盘消耗掉纸厂手中的库存。2016年的纸荒和2017年8-9月的疯狂上涨,均是因为原纸被抢购一空所致。特别是去年8月初,几乎一日之内,所有的环节都在屯货。废纸商在屯货,纸贸商与二级厂在屯纸,三级纸箱厂在屯纸板,甚至个别员工也在屯纸。这一幕,跟2015年股市疯狂极其相似!

而在二级纸板厂的下游,也出现恐慌性下单,东莞有几家纸板厂一天之内就接到上千万的订单,两周以上的产能被挤占,进一步刺激了原纸的出货。

然而时过境迁,进入2018年,无论纸厂如何喊涨,迎接涨价的却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市场仿佛被诅咒过一般,丝毫提不起劲头。目前的行情来看,由于原纸供需严重失衡,纸价已经由易涨难跌逆转为易跌难涨。

包装纸会重蹈白卡覆辙吗

6月份,与包装印刷行业紧密相关的白卡纸行业曾出现了2000元/吨的断崖式下跌。对于这波白卡下跌,坊间有多种传闻,但此前四家白卡供应商的默契关系被打破已是不争事实,这一切皆归因于需求的减少。

那么,作为纸包装主力原料的箱板纸和瓦楞原纸会不会出现一波断崖回调呢?相信这对于众多二级包装印刷企业来说,一定是最为关切的问题。因为一旦踏错了涨跌节奏,被搁浅在纸价高位,将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这肯定是可能的,因为现在无论是大小纸厂,还是纸贸商,均面临着很大的库存压力,而且大纸厂与中小纸厂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成本不对称,大纸厂与大纸厂之间也存在日趋紧张的竞争关系。一旦纸价涨不上去,价格默契崩解,就可能出现一波闪崩。

买纸变成了炒股,这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常态。只是纸价像这样长期剧烈波动下去,将会给整条纸包装产业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身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包装印刷人一定要慎之又慎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