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馬岩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現代城市雖然滿足了人的居住,但並不是很人性。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造就第338位講者 馬巖松

  • MAD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築師

一九二幾年的時候,有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他設想的未來城市是這樣的。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他想把巴黎全拆了,蓋成這樣的高樓,有很多人可以住在這裡,有更多的綠地,充足的陽光。

當然,這張圖在巴黎沒有發生。現在的巴黎,還是一個古典、舒適、宜居的城市,但這個未來城市的圖景,在如今的中國,算是實現了吧。

現代建築到底代表了什麼?

相對於所有古典的思想,現代的思想認為:更多的人、更民主的社會、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多的陽光、更有效率的生活,是城市追求的首要價值。

但是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現代城市雖然滿足了很多人的居住,但我們發現它其實並不是很人性。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這是1996年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在紐約,他在曼哈頓前面放了一個煙火,造出一朵蘑菇雲。

他說當時從日本剛搬到美國,沒有名氣,也沒有那麼多錢和城市資源來讓他做一個作品。這個就很簡單,一個人,拍一張照片,就行了。

我覺得這張照片非常有力量。曼哈頓算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現代主義城市的傑作,人類文明的結晶。在透視中,他變得很大,比自由女神像還大,而城市離得很遠。他用煙花,來對城市提出了一個質疑:個人的位置、角度、情感,在城市中到底是以什麼方式存在?

照片裡,蔡國強和建築物保持著距離,讓城市和他之間形成一股對抗。

現代建築它到底代表了什麼?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我覺得其實這種質疑,總是讓我們去考慮,現代建築是不是最終成為了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就是在這麼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回到中國。

金魚缸和現代城市

我當時想當建築師,而且那時候中國也正好處在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中,但一時間我找不到實踐的機會。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溜達,看見賣金魚的,於是買了幾條,想放到辦公室裡。我一看金魚的生活也挺慘,幾條魚擠在一個魚缸裡,城市裡的人也是如此,大家要被管理、被規劃,人與人之間還要形成一種聯繫。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現代主義建築和城市給我們提供了什麼?它能提供的是一個所謂非常大眾化的,整齊劃一的生活環境。它遵循了一個基本的理論:低成本、大規模製造,重複、不停地重複。

所以,你會在現代建築中看到,很多都是“方盒子”,為什麼?因為它很容易建造。

所有的住宅,不管是豪宅,還是社會住房,還是矮房子、高房子,基本都是一樣的。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進去之後一間客廳、一臺電視、一張沙發、一個廚房,這樣的生活環境反過來會影響每個人的,思想、行為、情感。

我看著金魚,它們老是在那個魚缸的角落裡發呆,顯得很委屈。它們好像被這麼一種非常廉價這種生活所限制,就跟人在城市中的生活差不多。

後來我就琢磨,要不然,給它們設計一個新的魚缸?

我弄了幾個攝像機,觀察魚在空間中的運動,我想這魚不去的地方,說明它不喜歡,我就把它不喜歡的空間排除掉,在方魚缸裡面切掉了很多空間,形成了一個有點趣味的方魚缸。然後做了一個圖,把它給製造出來,這張圖看起來其實還挺科學的。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新魚缸做好之後,我把魚又放回去,其實魚在新的空間裡還是有點發呆……

這是我在十幾年前做的一個作品,直到五六年前我還在想,我研究了這些魚,我用了我的方法,用了新的技術,魚在這個新空間裡肯定很高興。

其實我並不知道,我也不可能知道,金魚對這個空間是否有幸福感、滿足感,因為這些魚不會告訴我它對新魚缸的情感 。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後來我就把它到處去展覽,我在魚缸前面放一個小人模型,然後說這個可能是一個建築,我們以後設計建築也要考慮人,要研究人的想法,不要只是一個很廉價的、複製出來的、只考慮大規模生產的,建築和魚缸。

可是在整個過程中,其實我沒有辦法真正知道金魚的感受。

新幼兒園裡的老房子

後來我就想,人能說話,我給人設計一個房子,看看能不能讓他們高興,然後設計了這麼一個房子。

它是在日本的一個幼兒園,是根據一個老房子改造的。我們保留了房子原有的木結構,在外面罩了一個像帳篷的東西。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這個幼兒園,和周邊的房子看起來很不一樣,如果說周邊是“現實”,它就有點“超現實”。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從洞口鑽進去,裡面是木頭的,能看到原來的房子。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除了為房子原來主人留一個念想,還有一點對小朋友也挺重要,讓他們知道這個空間,不是一個很新的、很了不起的、很追求所謂未來的東西,而是有情感的。

他知道這個空間是從哪來的,它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為什麼有過這樣的故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設計?

建築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情感”,情感是從遠古時代、古代、現代,都不能斷的東西。

我們問幼兒園小朋友喜不喜歡這個空間,喜不喜歡這個滑梯,他們都挺喜歡,周邊的村民也都說喜歡。我們想蓋更多這樣的東西,我們不介意它看起來不一樣。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哎,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大家喜歡不一樣的東西?

他們平時蓋的房子是跟其他都差不多,但是當你提供一種新的可能,併為他們著想的時候,一種新的東西就產生了。

無論是對裡邊的小朋友,對這個家庭,還是對周邊的鄰居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帶著情感的東西。在整個過程中,建築師也是表達著一種感情。

在北京胡同裡放一個泡泡衛生間

如果說魚缸作為我的第一個作品,算是我的一廂情願,在這個過程裡面也讓我產生了對話的意識。

可是到了北京的衚衕裡,這個辦法就行不通了,我基本上對不上話。因為北京這個衚衕的問題,它不是一戶、一個家庭的問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甚至是一個政府的問題。

北京的衚衕,圍牆外面很乾淨,牆後面很破。你看後面這邊是一個公共衛生間,前面是兩輛車,老太太們就是在兩輛車之間玩牌。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如果你去問,她對這種環境可能還是挺滿意,然後你改造了很多地方再去問,他們反而可能有許多不滿。我就想,對話可能在這兒也不太現實。

既然不能對話,那我們就談未來,談2050年。反正我們很多人有可能看得到那一天,有些人看不到,也證明不了它是不是能發生。我就想說未來這個城市會變成這樣,應該變成這樣。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於是,我想在老城市裡做一個泡泡,它是個衛生間,可以放到院落裡面。可能是2050這個數字本身太有魔力了,所以當有人看到設計圖後,就說想要蓋一個,放在一個四合院裡面。

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改造遭到好多周邊鄰居反對,有一個老外說:“你們不太瞭解中國老建築的美,為什麼要建這麼一個東西?”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之所以做一個這樣的東西,是想讓“自己”消失,我想改善周邊的環境,讓天、樹、老房子都反射到裡面去。它在一個角落,不太佔地方,看起來跟周邊不一樣,因為我不想成為一個假的歷史,歷史是真的,我想讓新的生活注入到老的城區裡面。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我看到這個照片,就想到老舍先生說過:

老北京的美都在每個“空兒”裡,“空兒”裡面,有樹有鳥有生活。

所謂的“空”就是空間,在空間裡面,有自然、有樹、有鳥、有家庭,他認為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建築的本質,還有城市的本質。

這個“空”在中國傳統的城市裡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應該留著這個“空”,讓新朋老友都在這對話。當然它看起來會跟古典的、傳統的東西不一樣。

“2050”還要解決一個城市問題。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大家看這個圖,右邊是一箇中國的城市,左邊是曼哈頓的照片,看起來基本差不多,但是曼哈頓是很早之前規劃的,中國現在還在照著它的模樣建。

技術能改變這個嗎?技術的思維改變不了這個東西,我們把這個圖像當成了現代化的標誌,當成了我們追求的東西。它在現代主義思維裡叫“更高、更快、更強”,這是現代奧運會的一個口號。我們追求了這個東西以後,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整個周邊文化,都被改變了。

前段時間,墨爾本有一個設計競賽,邀請了一些建築師去,我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方案。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我覺得應該把高樓建成像樹一樣,好像在往上長,上面還有一片雲。這個雲不是像很多樓的樓頂,上面有一個尖,或者是很有標誌性的東西,我希望這個雲有點輕、有點浪漫、有點自然,哪天飄走了也行。我希望在雲的上面,還有一個空中植物園。

在這個競賽中,主辦方請了許多歐洲大師,只有我一箇中國人。我突然意識所謂主流思想的強大——西方的自信,中國等東方國家,思維上的一種跟隨。

在西方的城市空間裡,我想表達跟自然的親近,走不一樣的路,有別於西方過去這麼長時間的現代建築文化傳統。

我在北京建了一座黑色的“山”

我想在城市裡面做一座山,山裡面有很多小房子,像村莊一樣的小房子,你可以在城市中心爬山,在山裡也可以有城市生活,市民之間可以互相交流。

當然,這個建築可以是有市民的、開放的、綠色的等等這些標籤,但最重要的,它有一種對自然的情感,這種新的文化在裡面。

我真的在城市中造了一座“山”。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這張畫是中國一個批評家的作品,在畫的右邊,就是我設計的樓,他把這個樓放在了中國山水裡,看起來還挺和諧的。

畫中的樓已經建好了,就在北京的朝陽公園。可是它和周邊環境的關係,跟在畫裡的意境完全不一樣,格格不入。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它面朝朝陽公園,正是我一直想要的那種跟山水對話的意境。可沒想到在它後面,還有這麼多這樣的建築。

然後有人就說:“你這個建築很好,山水啊,水墨啊都在裡面了。”還有人說像蝙蝠俠什麼之類的,有未來感。

未來感,你聽見沒有?所有的“未來”就是我不太熟悉的意思。這個東西是現實沒有的,超現實的,不熟悉和陌生的,它不一定是未來,可是我相信這還真是未來。

有人讓我把樓的顏色弄淺一點,跟周邊協調一下。

我怎麼協調啊?我覺得周邊已經犯了一個歷史錯誤了,我們還要繼續跟這些錯誤去協調?

我覺得那幅山水畫裡的意境已經蕩然無存了,這不是一個我們眼睛看見的環境,只是我們心中的殘念——我們的文化環境不在了,所以很多文化上獨特的東西,你會覺得格格不入。

很多人覺得中國園林有價值。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是人和自然的對話。北京城厲害吧?堪稱城市的傑作。還有南京、杭州。在這些偉大的古典城市裡,人跟自然的關係是什麼?

山水城市。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整個的城市,山水和人的生活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中國人會認為,在東方文化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情感和他的思想境界,要在自然中得到一個延伸。

一條連接未來的通道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最後一張圖,是在日本的一個作品,一個藝術節的改造項目。它是一個天然山洞,改造以後,把下面一條隧道的江水引到上面來,人踩著水進到這麼一個空間。

水非常涼,能感覺自己好像踩在自然裡,彷彿一道瀑布順流而下。

但是對我來講,這個洞好像是連接自己與未知的通道。我覺得這條通道,應該充滿想象力。所以我們把光線作為一個元素,你面對的是自然,是一個空的東西,它可以沒有目標,甚至是一個看不到的東西。

在我們追求未知的過程裡,我們總是要定一個目標,比如五年後、十年後,那我們有沒有2050年的目標?

哪怕是,這個目標非常虛幻、超現實、不可思議,但是它又忠於我們的感覺和情感,而不是嫁接在對未來技術的空想上。

建築師馬巖松:配稱“偉大”的建築,不應該是權力和資本的紀念碑

所以,我的這個演講,其實是一場自我批判,對於先前自己對魚缸的研究,我開始產生了懷疑。那些魚早就已死了好幾回,但是即使它們活著,我也無從去了解。

作為一個創造者,你只能去創造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然後和大家去分享,這需要你對歷史,對未來有非常個人的、情感的認知,甚至是一種衝動,一種信念。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