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在行動·文明的力量 依法治理「頑疾」提升鄭州文明形象

近日,鄭州市多部門聯合,開展史上最嚴厲的交通秩序大整治,重點整治非機動車和行人以及機(電)動三輪車、渣土車、水泥罐車等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

8月1日早高峰,在鄭州市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路口,記者看到,該路口車流量雖然很大,但秩序井然,非機動車和行人都能遵章出行,基本上看不到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行為。

“經過半個多月的集中整治,鄭州城區部分道路的交通亂象得到改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鄭州市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是《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後帶來的變化。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將鄭州當前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廣大市民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從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境、文明生活、文明出行、文明旅遊等方面,對不文明行為,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交通違章、汙染環境、奢侈浪費等作為重點內容在法規中加以規範。同時,對社會反映強烈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明確的不文明行為,規定嚴管重罰措施,在不同上位法牴觸的前提下頂格處罰。

鄭州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是我省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性地方法規,《條例》的實施為鄭州市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意味著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進入法治新階段,由過去單純依靠教育倡導的“軟引導”,向兼具依法治理的“硬約束”轉變。

近期,鄭州市相關部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區交通秩序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開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治理,不文明養犬、隨地吐痰、便溺等陋習治理,公共場所禁菸執法,文明排隊乘車治理等四項集中治理行動,收到了明顯成效。

鄭州市交警支隊在城區交通綜合治理行動中,共查處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22萬餘起,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423起,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16萬餘起,設立6個交通秩序嚴管示範區域、8條交通秩序嚴管示範路、24個交通秩序嚴管示範路口。鄭州市交運委組織7700名志願者,分別到長途汽車站、公交站點、地鐵站點,進行文明行為宣傳,引導市民排隊乘車;鄭州市愛衛辦在商場、影劇院、醫院、車站等重點禁菸場所開展吸菸勸阻活動,共勸阻吸菸15762起次;鄭州市城管局組織人員勸阻隨地吐痰、便溺、隨地亂扔廢棄物、不文明養犬等不文明行為2000餘起。

鄭州市文明辦印發《條例》文本100萬冊,利用不同載體廣泛開展公共文明基本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爭做文明鄭州人”的文明風尚已初步形成。

文明程度的提升,不僅為市民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提升了鄭州的城市形象。高德地圖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鄭州市在2016年全國擁堵城市排名第13位,2018年第二季度後移至第54位。

志願服務工作作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鄭州市“社區黨建+志願服務”工作模式在全國推廣,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不斷形成。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排名榜上,鄭州市位居2017年度十大正能量城市榜首。近年來,鄭州市先後湧現出道德模範148人、感動中國人物9人、中國好人79人、河南好人23人、文明市民2040人,“鄭州好人”現象已經演變成“好人效應”,“大愛之城”成為鄭州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