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件事爸媽不要做,孩子會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成爲「壞人」

爸媽對於孩子的影響可不僅僅是他們的生身父母這麼簡單。生活中和他們相處最多的就是我們,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者一不小心說出來的話,都有可能刻在他們的心裡。

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不要覺得他們還小,就不會去記事情。很多時候,他們的小眼睛一直盯著大家轉的時候,就已經把周圍的環境觀察得清清楚楚。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去模仿和學習,甚至不管是錯的還是對的,在他們心中,都覺得是好玩的事情。

這幾件事爸媽不要做,孩子會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成為“壞人”

所以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做爸媽的任務,不僅是要把孩子養大,送他們上學讀書,還要教會他們怎麼做人和做事,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但是很多人的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在無意中,把他們推向深淵。

1.不管孩子

在外面吃飯,孩子天生好動,所以一直跑來跑去,媽媽也沒有注意,只顧著自己玩。這個時候對面走來一個服務員,手裡正好端著湯。好巧不巧孩子碰了一下,其實並沒有燙到,倒是端湯的這位小姐姐,被燙傷了手。

結果媽媽看到這種情況,快步向前,第一反應就是看孩子有沒有被燙。發現沒有問題的時候,立馬就開始指責服務員不細心,樣子讓人憤怒。

其實媽媽這樣做,就是在教孩子既護內,又不講道理。本身只是一件小事,而且是寶寶有錯在先,你卻對別人破口大罵。這會給孩子傳播一種錯誤的價值觀,讓他不知對錯,甚至盲目傷人。而且這種不禮貌的行為,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會毀了他們的一生。

這幾件事爸媽不要做,孩子會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成為“壞人”

2.不以身作則

寶寶回到家之後,就各種催促讓他學習。可是爸媽卻在旁邊饒有興致的看電視,時不時的還陷入對劇情的討論。

口口聲聲的說要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制定了每天的學習安排,但是為了不耽誤自己追劇,直接放棄檢查。

孩子的自制力特別弱,所以很多時候需要父母的監督。這個時候如果不能給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以後他們極有可能會和爸媽一樣。而被問到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的時候,他還會把你們的行為搬出來,懟的你們啞口無言。

這幾件事爸媽不要做,孩子會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成為“壞人”

3.貪圖小便宜

節儉是一種良好的品格,但是它的範圍極其狹窄,絕對不包括覬覦別人的任何東西。有些媽媽生活中比較會過日子,所以有些時候對於一些小便宜能佔就佔。自己身邊有這麼小氣的母親,孩子長大怎麼可能有擔當呢?

這幾件事爸媽不要做,孩子會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成為“壞人”

爸媽生活中不僅要充當孩子朋友的角色,和他們聊天談心,瞭解心事,還要像老師一樣,以身作則,教他們成為一身正氣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