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憂心的「不定時炸彈」

啤酒被人們稱為“液體面包”,酒精含量較低,深受消費者青睞。在炎熱的天氣下,喝瓶冰鎮啤酒,既涼爽又解渴,然而殊不知這解渴飲品一不小心極有可能變為“兇器”,近年來因為啤酒瓶而導致人身傷害的事件便屢有發生。

秒變傷人“兇器”的啤酒瓶

致眼受傷、割斷腳筋、致肌腱斷裂、甚至傷及他人,一起又一起啤酒瓶傷人事件的發生,不禁令喝者心有餘悸。

其實據瞭解,引起啤酒瓶爆炸的原因有外在因素也有內在因素,內在因素是因啤酒中有二氧化碳,冷熱不均時氣體會膨脹,壓強變大,一旦超過瓶身所能承受的壓強,就可能自爆;而對於外在因素,啤酒瓶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擦傷、劃痕或陽光暴曬,都會導致玻璃材質老化而發生爆炸,還有就是一些不法生產者違規使用超期“服役”啤酒瓶導致爆炸。

超期“服役”隱患大

眾所周知啤酒瓶可回收,但據有關業內人士表示啤酒瓶回收後,重複使用5次後,強度就只有新瓶的50%,若不及時淘汰,爆炸概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不僅啤酒有保質期,啤酒瓶也是有使用期限的,據悉在1996年出臺的規定中,打有專用“B”字的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不過受利益驅使的不法生產者為了節省成本,不惜枉顧他人生命安全,違規使用高齡啤酒瓶,由此導致現在市場上啤酒瓶的超期服役現象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嚴重。由於“高齡”啤酒瓶很容易引發爆炸,這無疑給消費者身邊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友情提示

國內專業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臺卓奇食品追溯平臺創始人符春彥提醒廣大消費者,啤酒瓶2年內最安全,在購買啤酒時一定要看清啤酒瓶的生產日期;要輕拿輕放,避免激烈搖晃和碰撞,開瓶蓋時要用專門的起瓶工具,切忌用牙咬、手拍等錯誤方法;啤酒的儲存溫度以5℃~25℃為宜,同時要注意避光保存;一定要批發、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啤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