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話可能很多90後不理解,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輩人記憶裡,備受人們的尊重,也最離不開它!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衣服穿爛了,不是重新買,而是找一家裁縫店,在裁縫師傅那一針一線煥發起新的活力,甚至很多家裡都自備一個老縫紉機,自給自足!

那時候,每家每戶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過新年,這樣爸媽就回領著自己去裁縫店挑選喜歡的布料喜歡的顏色做新的衣服,別提多開心了!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記得在小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經常被我媽媽強迫我穿“定製”的花裙子,說是涼快,於是經常被拖到貿易路一家裁縫店給我量三圍體型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那個時候大人也經常去做裙子和衣裳,她們走在沌口街上,“撞衫”不足為奇。穿一條款式新穎的花裙子上街,回頭率可高了,有膽子大的,還會“自來熟”地上前問幾句“布是從哪裡扯的”“裙子在哪家裁縫店做的”……

所以在過去,裁縫可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引領大街小巷的時尚潮流呢!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但很快統一的機器逐漸取代了那一臺臺老式的縫紉機,統一的尺碼也逐漸取代了那一件件量身定做的衣裳。街上的服裝店越開越多,後來又有了網購,裁縫店逐漸沒落...

如今,裁縫手藝人越來越少,在沌口也只有零星的十幾家老裁縫店還依舊堅守著,甚至很多都只是一個小小的攤位,談不上門面。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而在薛峰菜市場側門的一排不起眼的門面中,有幾家很老的裁縫店,從牆面斑駁的痕跡裡,可以窺探裁縫師傅幾十年如一日對裁縫職業的堅守和執著。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我們走進了其中一家,這家只有十幾平的縫紉店,裁縫師傅正在忙碌的完成手中的作品,手法非常麻利嫻熟,這家店已經做了二十多年,能把一件事堅持這麼久真的不容易了!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裁縫店頗有年代感,甚至有點簡陋,就算當天溫度高達37°,也只有頭頂的老式吊扇呼呼作響。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當看到牆面掛滿琳琅滿目的花布料,以及各色的線圈,腦海中就映出我奶奶穿著花裙子拿著蒲扇坐在老家門口躺椅乘涼的畫面,大概每一個老人相比商場販賣的老年裝更偏愛這樣的裙子吧~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一臺老式縫紉機,工業機器更快,但這種老式機更能慢工出細活。聽說上個世紀70年代,最經典的結婚“三大件”莫過於手錶、自行車、縫紉機,這足以讓人羨慕不已!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而現如今,誰還把“縫紉機”當個寶呢?!這行生意也難做了,大家都願意去賣場和網上買衣服,其實做一些縫紉的小生意也不如往日賺錢了。

裁縫這一行什麼時候走下坡路的,裁縫師傅們也不記得了吧,只知道光顧生意的人越來越老了,店子也越來越舊了,而縫紉這一件小事已經是他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沌口這家20多年的老裁縫店,感謝那些還堅守著老手藝的人~


雖然時代變遷,很多行業被衝擊,但依舊感謝那些在沌口堅守著這些老手藝的人們,是他們用一雙巧手,縫補歲月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