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經歷 陳達

按:他現在日照港集團股份二公司工作,在大學期間開始隨我學拳。是我開山收徒的弟子之一,也是第一個跟隨我專習通背拳的徒弟,曾經歷了無護具的實戰訓練。他習拳認真鑽研刻苦體認,將拳術融入到了每一天的生活當中。經過多年的沉積,通背拳的勁力已經上身,並具備了一定的實戰技擊能力。— 孔天璞

我是一名武術愛好者,第一次接觸武術大約在2000年左右上初中,同學給了本武術書,就喜歡上了武術,之後就開始訂閱武術雜誌《精武》《拳擊與格鬥》《武魂》,從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不斷地蒐集武術雜誌和武術書,很羨慕別的武友有老師和師父教。

直到2005年到山東水利職業學院上大學時,在冬天認識了正在讀大學的日職雙節棍協會創始人許崇良,並跟隨他學習雙節棍,常聽他提起孔維濤先生的傳統武術內家拳,便對內家拳產生了嚮往。

習武經歷 陳達

2008年10月應邀在水利學院進行了第二次拳術講座,也是當時在大學城各高校的第六期講座。

第一次見師父是2006年1月份,許崇良說要帶我們見識見識什麼是內家拳。與他一起見到了師父。當時師父開著別克車,短髮,戴著大墨鏡,一副霸氣的樣子。後來看了演練的八卦掌和形意拳,終於見到傳說中的真功夫。從那天開始,整個寒假滿腦子都是內家拳。等到開學,實在憋不住了,冒昧地給師父手機發了個短信,表達我想學拳的願望。

3月份的一個週六,許崇良騎著他的破摩托車帶著我來到師父家,路上騎得很快(心想騎這麼快萬一摔了,就沒法去學拳了),這破摩托車竟然安全抵達了。見到師父,來到小區的籃球場。師父問我為什麼學拳,我緊張得說不出原因,許崇良說了句因為有內涵,我無腦地重複了說因為有內涵。師父笑了一下,叫我站三體式,三體式一站三十分鐘,哆嗦了三十分鐘,站完後師父說了句:“不錯,能堅持站下來”。師父先教了我形意的崩拳,我怎麼練都是軟綿綿的,最後師父教了我“蓋馬三捶”和“搖根”,練了之後師父說:“你挺適合練通背的”。

從師父那裡回學校後,每天都站三體式,練崩拳、“蓋馬三錘”和“搖根”。直到兩個月後一個週六晚上,本來打算與同學逛商店,接到師父電話,讓我去海曲公園附近練拳,立即告別同學坐上公交車。到後,師父讓我把上次教的練練,練後師父說我練得太軟了,我一聽崩潰了(我想:我的身體天賦極差,這可怎麼辦),這次師父糾正了我的“蓋馬三捶”,並教給我八極拳的“頂陽針”。回到學校後,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在大學城德勝園門口練拳。老婆與我同校,當時經常早上跑步,後來跟老婆談戀愛時,她說以前經常看見我在宿舍大門口練拳,她跑步我當時沒注意。只注意到離我20米遠地方,經常有個女胖子在減肥,雖然天天減,但是這女孩太胖了,我不喜歡,還是老婆好,我喜歡瘦一些的。

再次見到師父,是6月份的日職雙節棍表演,師父坐在主席臺上,而我表演雙節棍演砸了。結束後許崇良找到我,拉我一起見師父。我又練了一會,師父給糾正了些錯誤。從此,一直以學生身份跟著師父練拳,師父只教我通背,我也就專攻通背,每天沒事就是搖啊搖(搖根)和劈啊劈(劈山)。

習武經歷 陳達

2007年在師父的鼓勵和支持下,我牽頭在水利學院機電系成立了武術協會,我成了第一任會長。通過武術協會認識了于斌,後來我把同班同學賈帥(現在的賈師兄)和於彬(於師弟)介紹跟師父練拳。我們仨每週六下午跟隨師父在銀河公園拳場練拳,直到2008年夏天(我畢業那年),正式拜入師父門下。

習拳心得:當初學拳時,幾個月才教一個動作,回去就是反覆的練,一練就是幾個月,感覺這種練法基礎打的紮實。學通背時搖根搖了半年後,師父教了我劈山,我劈了半年後,才開始學五行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