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张聪是我第三批徒弟,现在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效公司工作,并在滨州开设拳场教拳。在曲师大读书期间学拳专精形意拳,实战能力是我徒弟中的佼佼者。实战次数过百场并保持着很高的击倒率。经常一记或几记崩拳或炮拳将对手打飞或击倒不起。文采也是斐然,写出了真情实感。愿我们能追寻前辈们的脚步,将真功夫代代传承下去。 孔天璞

提笔前点烟,一支敬祖师爷,一支引思绪。

一、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从小学拳。

记得我09年刚进入大学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内家拳,什么是传统拳术。就是一个小白,读过武侠小说,看过武侠片,偶尔向往。对于拳术,没有朝思暮想,也没有不屑一顾。后来被大学同学拉着去了拳场,师父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一群学员在旁边跃跃欲试。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2010年,他二十岁时读大一,第一次到银河公园拳场练拳。前排右二黑衣。>

后来,那个崇拜拳术的同学另有喜好,没有留在拳场。倒是我居然坚持了下来。现在想,当初未必是多么喜欢形意拳,可能成了习惯。每周一次的实战,虽然心惊肉跳,但是确实爽到不行。

一年后,三叩九拜,拜了师父,入了师门。得以更深刻的了解形意拳,才知道其中的博大精深。师父那段时间总是亲自到大学城教拳,几个师兄弟如同着魔一般,三体式,五行拳翻来覆去的练,一直练不好,也就不觉得单调。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2010年7月,第一次参加市级武术比赛>

练一段时间形意拳再加上实战,有时候真觉得自己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师父面前跳来跳去,师父不屑一顾的看看,给泼盆凉水。又练一段时间,越练越觉得自己退步,练的狗屁不通。反而是师父鼓励说,练的挺好么,正是进步时。

后来离开了日照,练拳间隙,就想自己在师父身边练拳时的很多故事。师父以前讲,世间很多事情都是道理相通,只要会举一反三,就能明白很多。当时在读大学,如果类比的话,拳术的确像是读书。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翻来覆去,才能得到东西。我想大概是这么个道理。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工作,越觉得从拳术里受益无穷。有时候做了个动作,自己都愣住了。越觉得有师父的几分色彩。

二、拜入师门后,师父常常带我们去他家,看前辈的著作和拳照,和网上很多“大师”的视频。师父关起门说了很多话。当时我似懂非懂。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很久以后,我找出了大师薛颠的十二形拳照做电脑壁纸。偶尔又搜出网上大师练拳的视频,一边吃面,一边在心里骂。原来真如师父所说,练拳的水平不一样,你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当年我是不明白,如今也未必全看明白。再看看那些说自己很厉害的人,有些还不如我明白。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一代宗师里梁朝伟说,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赢的站着,输的人躺下。

说的很神气。

得到真东西的人,就该这么神气。练拳么,也是练的精气神。

却说这一个精气神,难倒了多少人。

练拳那些年(上)张聪

师父有一阵,亲自给我们师兄弟都剃了个光头,挨着拍了证件照。现在在他的博客上还能看到。几个师兄弟都神采奕奕。后来我自己买了个帽子,跟他们区分开。做人要低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