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十年代的詩歌爲什麼在新世紀快速沒落了?

新知傳習閣


為何大家一直說詩和遠方,最後卻都只剩下了遠方?

新世紀開始,互聯網和手機智能化讓大家的閱讀更加方便了,朋友圈和今日頭條這樣的APP讓熱點信息高度集中,而非熱點則鮮有問津。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詩歌來說,她需要熱點嗎?毫無疑問,是需要的,藝術只有在受到普遍關注之後,才能開花結果,詩歌也不例外。

唐詩和宋詞之所以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也是因為有大量的詩歌創作人群,大量的詩歌閱讀人群,百花爭豔,然後萬紫千紅。

那為何詩歌不能成為熱點?是因為詩歌孤芳自賞嗎?

筆者的小文友祁門小謝是個樂觀主義者,她說,“詩歌並沒有沒落,只是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又說,“文學就在那裡,或者說詩歌就在那裡,你看不見,不等於他滅絕了。就好像終南山,現在樓房多了,建築高了,我們無法看見終南山了,但終南山就在那裡。”

這段話,是黑夜的眼睛,是詩人的自勉。

也就是說,詩歌就是空谷幽蘭,不是她不好,只是人們不願意遠足到那芳香的山谷中。

還是孤芳自賞。

這沒什麼對與不對的,但是,親愛的詩歌,您不讓人知,最後終究是會老死枯萎的。

那麼,是否可以請您屈尊抬腳走出空谷,讓您那絕代風華亮瞎人們的眼睛?

人們曾經在等,可惜等來的是那些用身體寫詩的殘花敗柳,然後人群散去,一陣風吹過,塵歸塵,土歸土。

未來,詩歌是否可以新生?筆者不知道。

緣生緣滅,雲舒雲卷,彼岸花開,隨他去吧,筆者只管寫自己的詩就好。

(我是六甲番人,請您關注我的頭條號。)


六甲番人


為什麼詩歌會走向沒落?這跟詩歌的散文化和泛詩歌化思潮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讀一首古詩,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那是首詩。但是很多現代詩,詩不像詩,散文不像散文。現代詩歌已經變成一種四不像的文體。“網”,這一個字如果能算詩,那我寫一個“屎”,能不能算詩呢?用這個“屎”字來抨擊社會醜惡現象不是非常深刻嗎?詩就該有個詩的樣子。泛詩歌化讓現代詩成為一種鬧劇。古詩很多特點的形成都是基於一點,便於傳播。比如古詩短小精湛,古詩講究韻律和節奏,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些都是基於便於傳播目的。因為短小精湛,古詩往往抓住生活中某一個點來挖掘,這樣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而古詩中流傳最廣的又是絕句和律詩,就算是宋詞,也保留了短小精湛的特點,這絕非偶然。當然,古詩裡面也有《春江花月夜》這樣相對較長的詩,但絕非主流。


\n現代詩不得不說是中文西化的一個產物,這種西化讓我們不顧自己語言的特點,丟掉了漢語的優勢,也丟掉了先人幾千年來在詩歌方面的努力。也註定現代詩歌無法企及古體詩的深遠影響力。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都能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兩個黃鸝鳴翠柳,但是有幾個中國人能夠背出一兩首現代詩的?因為現代詩已經摒棄了詩歌易於傳播的特點。一味的玩新奇,一味的追求深刻,一味的放大詩歌的功能,結果就是沒人願意讀詩了,現代詩歌變成了詩人的自說自話。不要說老百姓都忙著賺錢,沒時間讀詩,難道古人就不賺錢養家了嗎?我們必須看清楚這一點,詩歌的起源就是口口相傳,詩歌最初的目的就是幫老百姓表達心聲,詩歌短小精湛和朗朗上口,都是為了易於傳播。想玩深刻,想講大道理,你去寫散文呀。讓詩歌保留詩的樣子好不好?給子孫後代留點東西,別糟蹋完了。如果我們不撿起唐詩宋詞,不先把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繼承好,現代詩歌的命運就是走向歷史的垃圾桶。


0刀客0


詩歌,體現時代的精神面貌。與時俱進。詩歌的真正興起,應該是進入2丨世紀的事,八十九年代必競不同於2丨世紀的新時代,精神面貌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有了很大的昇華,那時的詩歌內容肯定不適應時代的要求,從詩歌的格式上也比較亂,不符合詩的基本要求。讀者對詩歌的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了,自然無人向津,但也不乏有一些好作品。自古以來詩歌興起代表了一個時代,盛世之時,是詩歌興旺之日。唐朝就因是盛唐,才出現很多世代相傳詩人大作《唐詩三百首》又何止是唐詩三百詩?詩歌成了盛唐文化的主食飲,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吳定律


諾貝爾獎得主、西班牙詩人希門尼斯曾經說過:散文是文明的產物,而詩歌則是文明前和文明後的現象。他的意思是說,在工業經濟時代,人們是不需要詩的。如今是信息時代,人們對詩的興趣似乎仍然不大。


華進100


個人淺見,一,詩歌之所以能傳播,就是因為有格律,可以合樂合唱,朗朗上口。在格律上,音韻上,舊體詩都錘鍊到了極致。新詩呢,自以為突破各種束縛,可是缺乏格律音韻的東西,怎麼記得住傳的開?看看至今流傳的北島,顧城,能傳開的新詩都至少押韻,有固定的節奏。 二,舊體詩,題材豐富,八九十年代的新詩還算朝氣蓬勃,到後來都是小圈子裡的自娛自樂,還看不起別人,當然就自我消亡了,看看頑主就知道了。


狐行天下32555059


首先要明白八九十年代詩歌蓬勃,是一代人被放逐鄉野,苦悶思索,欲說還休,加之開放導引,文化氣息日出,故形成了朦朧詩為首的眾多詩派。現世是個出酒囊飯袋土豪豪宅的年代,音樂讓位通俗,文學讓位網絡口水文,詩歌朗誦讓位茶座,我看幾十年內絕無詩歌文學再生。只寄希望有文學天才閃耀,這是唯一希望。


老男人219477136


中國新詩發展到今天,只有一百年的時間。這一百年對於一兩代人來說,非常漫長,但是在歷史上來看,也就白駒過隙彈指一揮而已。

新詩發展之快,如同催古拉朽風掃殘雲,把佔絕對統治地位的舊體詩詞,打了一個落花流水,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登上了歷史主角的地位。這是有歷史的必然性的。

舊體詩本來就來源於民間,經過漫長的創新發展,就詩歌的藝術形式來說,已經非常完美了,但是,古詩在形式完美的外表之下,真正的藝術活力少了,優秀的詩歌作品少了,與大眾的共享也少了。詩歌成為文人的“圈子”文化,沒有大眾共享的文化,那是很危險的,因為文化的接受主體,畢竟是人民大眾,這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新詩就是適應了歷史發展趨勢的這個要求而嶄露頭角的新文化,所以,在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和歷史交替之時,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來形容她登上歷史舞臺的必然和光鮮。

但是,進入新世紀以後,新詩確實有點沒有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風風火火的感覺了。

那麼,首先,怎麼看八九十年代新詩的崛起呢?

我們還是簡單回顧一下,中國文學與政治的關係吧。

近代中國是一個革命如潮的時代。封建帝國的大清朝被推翻幾年,就是二次革命,然後就是北伐,然後又是抗日戰爭,然後是解放戰爭,然後是成立新中國。

一段時間裡,文學為政治服務成為假大空文學,口號文學的藉口,文學創作缺乏藝術 感染力,缺乏文學的自身特點,文學等於政治,人民群眾是不滿意這樣的文學的。

改革開放以後,文學創作首先是理論突破,恢復了文學用形象思維說話創作的藝術本質,因此,文學詩歌創作一度非常繁榮,也激起了人民群眾對文學的喜愛與渴求。喜愛詩歌,甚至成為一種時尚。

據說,當時北京大學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詩人。詩人走到哪裡,都有一群人簇擁,彷彿詩人就是一個大明星似的。

因為,文學是 藝術不是政治口號的傳聲筒和解說詞。人民群眾需要抒發自己內心精神的呼喚——詩歌。需要詩歌走近大眾貼近生活。同時,這一時期的詩歌,在當時也起到了解放思想的歷史作用。

例如詩人顧城的短詩《黑眼睛》“黑色的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尋找光明”就是這種時代的內心宣洩。

那麼,為什麼進入新世紀,詩歌的風光不在?原因很多,理由也很多。

但是,我只想說,這是“絢爛歸於平淡”吧。

八九十年代,雖然也湧現了一批詩歌新人,例如工人顧城,舒婷等,畢竟能夠發表作品的人不是很多。進入新世紀,有了互聯網這個平臺,人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心聲,人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作品,因此,詩歌的繁榮,不如說體現的形式不同罷了。

畢竟今天的詩人更多,發表的作品也更多。互聯網是生活,已經是一種常態的新生活,詩歌就生活在這樣的新常態之中,可能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適應過來。

不過,詩歌的研究和創新也不是很多。互聯網已經將近二十年,這二十年,我們並沒有產生出一批社會反響巨大的詩歌作品,這是值得思考的。

最近,有人又開始思考,詩歌是大眾好還是小眾好?

我覺得,詩歌,永遠要忠於藝術的規律。沒有好的藝術,就沒有藝術發展的可能,任何時代都需要好藝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人間要好詩”。我想,這也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呼喚。

新詩要自身奮鬥,這才會迎來詩歌藝術真正的春天。

我在新浪詩歌論壇上曾經說過:“我們在詩歌面前還相當渺小”。詩歌的創新之路還任重道遠,例如新詩要不要格律?格律與新詩是不是一對冤家對頭?

我們有許許多多的詩人和理論家在奮鬥。我個人提出了“詩歌要自律”的設想,一些研究詩歌的朋友非常重視。具體就是說,從自由詩到自律詩,應該是一種包容。自律和格律不是一回事,也不應該是冤家對頭。中國歷史上的宋詞,如果去掉一個個詞牌名,會是什麼?我說,那一定是一首首自律詩。所以,自律詩可能比格律詩更包容吧。

目前,我們的網絡詩歌,亟需注重詩歌創作的品質問題,比如。新詩要不要提高質量?怎麼才能提高詩歌創作的藝術質量,沒有監督的詩歌創作,詩人會不會沒有目標和追求?這需要千千萬萬個詩人去努力用自己的美好實踐去完成美好的回答,空談是沒有多少力量的。

藝術畢竟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文化工作。需要用作品說話,用藝術感染人。優秀的作品就是最好的理論。美麗的詩篇就是一個美麗的時代。



千千千里馬


看到這樣的題目忍不住答,因為曾經是一個文學青年

現代詩歌的輝煌其實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後,社會都在積極吸納各種文化,因為以前書本都沒有啊,大眾看的都是那幾種政治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書都是稀缺資源,更不要說其他了。西方的各種書籍都會形成閱讀潮,深奧的哲學都廣受歡迎。

處於沒有約束的時代,苦悶、迷茫的青年人對社會,對自己都充滿著不知所措,畢竟受過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因此詩歌既有宏觀的思想,又有個人的悲慼,很容易被接受。

其實時間很短暫,也沒有很多的詩歌能夠流傳下來。

90年代在學生中間瓊瑤類的書籍更受歡飲,還有很多中學生寫的情感類的文字,那些在封閉環境中讀書的小孩如飢似渴,摘抄了一段又一段,用在作文中,留在情書中。

隨著書籍越來越多,渠道越來越多,物質豐富的基礎上,沒有了宏觀的感悟,而個人主義的推進,詩歌更多是一種個體的感懷,在傳播上自然有了侷限性。

當時的一個詞叫知識爆炸,光看這個詞就知道知識的洶湧,詩歌作為知識的一個類別,只能寄情,作為個體表達的一種方式。

青年人的閱讀習慣早已改變,詩歌沒落自然成為一種必然。趙麗華、餘秀華的出現,能夠讓人關注,而關注的不是詩歌本身,是方式,是觀點,非常符合網絡爆文的特點。


大學專業深一度


唐詩宋詞元曲,好詩詞還是古文,現代的詩詞根本就是矯揉造作,意境更是談不上,都是無病呻吟之作,“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能創作優秀古詩詞古文的人,其文采比那些做作的現代詩人強百倍,包括什麼徐志摩,舒婷~那叫什麼詩詞啊,在下真是欣賞不來~


卷珠簾大將


那時代人民在努力幹四化。人人平等。貧富差別不大。有理想,有奮鬥精神。在廣大勞動人民中產生了能書寫現實生活的文藝作品。來源於人民生活。有活力,有感然力。拜金主義喪失了中國傳統文化,一切向錢看,文藝作品浮於金錢之上。自然的.反映普通人民的作品自然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