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写|了解一下!循环这门好生意!


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实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

行业特写|了解一下!循环这门好生意!

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智能回收与人人可及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特色之一便是“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各球场场馆均建立有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体系,其中一种来自中国的绿色科技智能回收机能够回收不可重复灌装的塑料饮料瓶。

与此同时,个人之于环保和回收的力量也在被发掘。

由荷兰兴起的一个名为“Precious Plastic”的项目就是个人参与资源回收产业的新思路。

这个项目的宗旨就是通过免费提供开源机器、工具、知识和基础设施,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以此引导、帮助人们对抗全球日益增多的塑料垃圾。

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欣然引进该项目,人们用其处理自己和邻居家产生的塑料垃圾,制作出自行设计的家具、厨房用具、家居饰品时尚配饰


企业公民的责任与探索

极度崇尚个性化的时尚界对可再生塑料时装的探索亦是成果不断,多达十余种生态纺织品被设计师开发出来,懂得运用废弃塑料制品为原料来源触碰灵感设计、制作服装的设计师群体在不断壮大,他们的呼声是,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向人们阐述一个观点:生态时尚仍然可以从视觉上激动人心,通过这些与普通时装同样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时装来普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理念。”

可持续在服装产业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要,诸多大牌纷纷参与到这股风潮之中。

自2013 年开始,Levi's 就开始了一项任务,即在每条牛仔裤上至少使用1 个瓶子的塑料来作为制作材料。

在快消领域搅风搅雨的H&M 曾拍摄过一组大片与视频来宣传自家积极参与资源回收的理念,其中将废弃的塑料水瓶变为服装裙摆的过程深入人心,事实上H&M 的部分产品已经采用了由海岸线回收的废旧塑料制成的再生聚酯加工而成的可持续材料,其他由H&M 基金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可持续方案,与炫酷的时尚界趋同,电子消费领域的企业巨头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回收利用计划。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觉醒日益被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如何处理废旧电子产品倍加关注。

苹果、英特尔、惠普等巨头各自出招,建立自己的产品回收产业链。


蛋糕中最美味的部分

自中国颁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从2018 年1 月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24 种“洋垃圾”以来,曾向中国大量出口“洋垃圾”的欧美国家叫苦不迭,而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有着相当庞大、成熟的资源回收产业,据统计,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90%,回收加工水平较高。

只不过,他们只愿吃下蛋糕中最为美味的部分,而将可能涉及环保问题的边角料丢给中国等国家。

以美国为例,资源回收产业是美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其所依托的循环经济消化着美国垃圾总量的四分之一,并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

据全美物质循环利用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早在10 年前从事循环经济的美国企业就超过5 万家, 涉及就业岗位超百万个,年销售额超过2000 亿美元。

美国多个州都以法律硬性规定,政府采购清单中循环经济产品必须占据20% 及以上份额。

各相关再生产品制造企业也非常乐意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循环经济标签,若是原材料百分之百来自资源回收更要自豪地特别注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由此诞生了相当完善的二手车市场和高效的废旧汽车回收产业。

废旧汽车回收产业超过铝罐回收产业成为美国循环经济中的最重一极。

行业特写|了解一下!循环这门好生意!

资源回收产业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


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

发展至今,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已非简单的收旧利废、加工处理,而是嵌入整个社会大循环,成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关系着城乡环境治理与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打造。

世界各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进度不一,但无论处于何种层级,都与其本国政策力度支持相关。

一直以来,我国多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关于公布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的通知》、《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

我国已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2017 年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 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 年,整体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 万亿左右。

随着社会资本对行业的关注度趋高, 企业兼并重组活动频繁,新型回收模式层出不穷,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逐步迈进规范化与标准化。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未来资源回收行业一定会实现智能化、科技化和标准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智能化的回收体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产生的起点,到中间的流通,到统一流入最终用废企业,都会以智能化的创新方式被监督调配,将有限资源变成无限的循环。”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七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