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短短一年多时间,无人驾驶早已进入公众视野,无论是深圳无人驾驶公交的出现,还是以京东

“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体系都代表着这一产业正渐入佳境。

而在这大举进军无人驾驶行业的背后,是无人车产业链的研发团队支撑着创新理念的不断落地。

成立于2013年的成都诺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就是这样一家专注于研发区域内自动行驶机器人底盘应用的新兴高科技公司。

已经拥有多项底盘控制技术及线控零部件的核心专利的诺博特,正秉承专业化、定制化、精品化的运营思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专业、安全、高精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助力无人车、机器人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诺博特CEO 熊才千

特种机器人“老兵”进军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兴起后,有着超过十年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从业经验的熊才千顺势开始考虑研发无人车的相关产品,通过在汽车行业中调研,他明确了自己希望做出一款无人车底盘,以先发之力打开这个未知的市场。

2013 年,熊才千将这个想法落地,成立了成都诺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当年就交付了第一台差动式移动机器人底盘。

如今,公司已与菜鸟物流、中船重工、东方电气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 提供包括低速无人车底盘、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底盘、麦克拉姆轮式机器人底盘等成套解决方案。

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无人车在物流行业开始被广泛应用

由诺博特自主研发的RBT 无人车底盘系列,是其针对不同的无人车商所提供不同的定制化服务,目前已研发至第五代,即将进行量产。

“我们的底盘相较于其他底盘供应商的优势在于接口丰富,可扩展性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匹配接口,平台的适用性很广,可以商用、测试试验、教学等,此外底盘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 大大缩短了定制化周期,同时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依据多年的技术经验,熊才千十分清楚在行业呈井喷式发展时,应该怎样通过技术实现优势竞争。

在团队的努力下,诺博特目前已与菜鸟达成合作,采用项目定制化的合作形式,由菜鸟网络提出需求,企业出整体设计、实施方案,经双方确认技术参数后,按技术指标加工、装配、调试底盘,直至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交付给菜鸟网络,但底盘的全部知识产权归诺博特科技所有,目前已交付4 台底盘。

“无人车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概念、理论、技术,距离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但很明显,智慧物流将会是加快无人车落地的一个捷径。”

谈起与菜鸟的合作时,熊才千这样说道。


五年长跑,实现无人车底盘升级迭代

从2013 年公司成立,差动式移动机器人底盘研发成功、2014 年第一台麦克拉姆轮式机器人研发成功到2016 年磁吸附机器人底盘研发成功、如今大量无人车底盘订单涌入,熊才千带领着诺博特的骨干研发团队在无人车底盘领域已经闯荡了整整五年。

为了打造出心目中最为合适的无人车底盘,熊才千和研发团队扎根实验室进行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同时和不同的封闭园区、校园、社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探讨,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落地实验,确保产品运营无误。

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研发团队工作现场

按照设想,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 应当可以识别周边多个目标,预测周边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运动路线。

为了监测无人车底盘及其控制系统,熊才千和研发团队常常在产品的测试道路上,捧着电脑对产品的系统参数进行确认,经常一走就是一天,在重复来回奔走中,每天步数常常是好几万步。

每天的生活都不会重复,每天也会有新问题发生, 对无人车底盘来说也是如此。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无人车底盘已经迭代到了第五代,熊才千介绍,“现在已经能无故障工作上百个小时, 跑30-40 公里,适应雨天、潮湿的环境。”

作为全国做无人车底盘为数不多的前行者,诺博特已经开辟出自己的先发优势,在技术上不断攻克下难题,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包括尺寸、负载重量、速度等级控制通讯协议等低速无人车底盘定制服务。


固定场所下,无人车“跑”上商业之路

作为从无到有的亲历者,诺博特被推动的第一个驱动力就是技术进步。

如今,行业技术的进步非常快, 尤其是软件算力的增长,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再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的发展非常快。

熊才千认为,“无人驾驶主要的限制是算力而不是机械, 所以对无人车底盘而言,做好控制系统是关键。”

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特别策划|无人驾驶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成都诺博特

组图/ 无人车相关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其商业化落地的第一步


而另外一个驱动力则是劳工。物流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司机,要达到最快、最贴切的物流服务,就必须实现24 小时连轴转,但这对于劳工的工作强度要求非常高, 很难想象有人能够长期将凌晨两点钟起来去做配送作为一项长远的工作。

现在我国劳工成本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是GDP 的两倍甚至三倍, 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非常快。“这对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是个压力,但这也是无人车的机遇。”

从应用场景来看,现在天津码头已经开始有无人机帮助搬运集装箱。在厂区、校区、甚至社区里,京东、美团等企业都开始在固定区域里做一些无人配送的实验。

“封闭场所一定是最快的无人物流应用场景。”熊才千非常肯定,目前由诺博特所生产的无人车底盘等产品组合而成的无人车正式投入在菜鸟园区中。

物联网的本质是硬件的数字化, 没有数字化就无法谈及网络化,没有网络化就更谈不上物联网。也就是说, 要实现车联网,车辆数字化势在必行。

数字化的本质是效率提高和成本下降,这种成本下降不是财务成本的下降,而是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

正如熊才千而言,不断推进以无人车底盘为代表的无人车系列产品更新迭代,将会加速无人车领域的快速发展, 而首当其冲带来的便是物流行业的革新。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八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