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爲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我們經常會在古裝電視劇裡見到這樣的情節,很多罪大惡極而被判斬首的犯人,都會被選擇在“午時三刻”這個時間來行刑。看到這裡時,很多人都會對兩個問題感到困惑。第一個問題是:古代所說的“午時三刻”,指的是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第二個問題是:古代斬犯人選擇在“午時三刻”,是有什麼講究嗎?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古代所說的“午時三刻”,究竟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我們都知道,二十四小時制在中國開始普遍使用之前,古代人都以十二個時辰法來計算時間。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也就是說,古人將一天二十四小時按照“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時辰來劃分。每個時辰對應兩個小時。而前文中所說的午時,對應的便是正午11點到下午13點之間的這段時間。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在十二個時辰的基礎上,古人又將一天劃分為九十六個刻度,每個時辰對應八個刻度。換算後便是每個刻度十五分鐘。由此可見,古人所說的“午時三刻”指的便是現在的中午十一點四十五分。

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古代斬犯人都選擇在“午時三刻”,是有什麼講究嗎?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回答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但是古人在很多事情上還是充滿智慧的。他們之所以選擇在“午時三刻”斬首犯人,也不乏有一定的道理的。後人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點原因。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首先,古人都講究因果報應,他們認為人死之後會變成魂魄回來尋仇。特別是負責斬首的劊子手和監斬官們,他們之所以會選擇在“午時三刻”動手,主要是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若此時將犯人斬首,那犯人的魂魄最不容易成型,也就無需擔心自己以後會被人報復了。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其次,一天之中,中午這個時間段最容易讓人昏昏欲睡,選擇在這個事件點來斬首犯人,既能減輕行刑時對犯人帶來的痛苦,還能祈禱麻痺犯人,分散他們注意力的作用,可謂是是一舉兩得。

“午時三刻”是現在的什麼時候,為何古代斬犯人都選這個時刻?

最後,“午時三刻”斬首犯人,也是古代帝王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強制要求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斬首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情,要以最嚴肅的態度來處理。帝王們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時間段來斬首犯人,也是為了給犯人們帶來最後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倘若帝王有所反悔,還有機會能夠收回自己的成命。但是如果斬首的時間稍微提前片刻,即使帝王有心改變主意,傳令官也會因為路途遙遠,來不及傳達“刀下留人”的信息。

於是出於這三點原因,古代幾乎所有的犯人都會被選擇在“午時三刻”這個時間段被行刑。當然,這些理由都似是而非般,不會被放在臺面上明說,大家都只好彼此心照不宣的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