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魚蝦豐富的渤海灣現在一網下去沒幾個魚蝦,北塘海鮮真悲哀

老北塘人說南有蘇杭北有北塘,北塘海鮮自古有名。一位在開發區工作的加拿大朋友應朋友之約去北塘旅遊吃海祥,回來後很驚訝地問我:“你們這裡怎麼連那麼小的魚蝦都捕上來吃,簡直太浪費了,這樣五年後海里的生物還不全給吃光了,你們應當等它們長大了再捕!”我問在他們國家遇到這種事如何處理,他說他們會主動把幼小的魚蝦放回海里,即使再名貴的品中也主動放回去。因為他們知道盲目過度捕撈會破壞海洋生物的再生能力,生物資源一旦破壞很難恢復。朋友邊說邊搖著頭,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中國人不是不懂,老祖宗早就告誡了不要殺雞取卵。只是現在對人來說錢太重要了。現在人們講究吃海鮮,所以別管多小的魚蝦捕上來就能賣錢,人都見錢眼開誰管以後的事。國家是對漁網網目大小有規定,但漁民偷著用小網目漁網,別管大小一下子就魚蝦蟹貝祖孫三代都給打上來了,更有膽大的禁海休漁期都敢去偷捕。我向朋友解釋了半天,可能是是我的英語水平有限或者是彼此之間文華背景相差太大,無論我怎樣解釋朋友總是不可思議的搖著頭。

老漁民常談起當年他們一網千斤東方隊蝦那豪氣的過去;老百姓望著市場上價格昂貴的小魚小蝦,情不自禁想起過去幾毛錢一斤大對蝦的美好時光。那種場面、那種價格恐怕永遠不會有了。這些年過度捕撈加海水汙染,我們的海洋資源已大大匱乏,一網下去才星星點點地打上幾條雜魚雜蝦。也許五年以後我們的海里除了被汙染的海水,真的沒什麼可吃的生物。

現在幾乎所有的飯店都寫著“生猛海鮮”。望著盤中那長不過拇指的小魚小蝦小蟹小蛤,我不知“生”在哪裡,“猛”在何處。我常想,一個貪官談得再多,貪的東西畢竟是有數的,況且其貪也是從同代人手裡貪。而貪官終有一天要受到法律的審判,其貪的東西又會回到人民手中。但一個個食客每天大搖大擺進出飯店,貪婪地把一個個可憐的幼苗添進自己無底的洞裡,而這些幼苗不是我們這一代的,是大自然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這些幼苗的價值不能以簡單多少錢一斤來計算,它們是種族繁衍資源再生的基礎,是無價之寶。貪官會受到法律的審判,食客們掠奪了子孫之物卻少有良心的譴責,更不會遭法律的制裁。

加拿大朋友說我們連那麼小的魚蝦都捕上來太浪費了,按著科學的觀點我們確實是太浪費了,而按著中國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的傳統觀念,很多人會說外國人太浪費了:漁船出海一趟又是有錢又是人工錢,好不容易抓上來的魚蝦,個頭小點總能賣錢,再放回海里太浪費了,這一趟就白出來了。

過去人民公社時代,為了創高產、拿紅旗、受表揚各漁業大隊加班加點拼命捕;現在是經濟社會,為了賺錢私營船主們已快讓蝦兵蟹將斷子絕孫。大自然的規律只有一個——生態平衡,違背必然受懲罰,承受者卻是我們的後代。長此下去,我們的子孫只有到標本室裡去認識什麼是魚、什麼是蝦、什麼是蟹、什麼是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