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土地,损失4000多万,起因竟是没做好选址规划!

2013年某大型集团在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等地流转了10万亩土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也让集团很快签下20年的土地合同。然而次年,由于内蒙、黑龙江等地

日照时间不足、积温少、土层薄弱、冰雹寒害频发等原因,导致大豆、玉米损失几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

如此重大投资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通病在于农场选址土地流转之时不明就里、稀里糊涂,有的甚至被蒙骗而签约。

那么,想要规避这样的风险,我们在选址之时需要慎重考虑,多方打听,把控全局。

下面,小马哥给大家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生产型农产建址选择标准,以供各位庄主参考。

水源

1.中国最紧缺的就是优质水源,重中之重是干净,能够达标一类水,可以饮用,并且满足常年稳定的灌溉水需求。

2.开放水源要上游溯源五公里,灌溉水溯源一公里,不能存在污水排污口,没有五毒重金属(酚、氰、汞、铬、砷)污染。

10万亩土地,损失4000多万,起因竟是没做好选址规划!

土地

1.要避免工业程度高的乡镇,最好十年之内不存在垃圾填满场、化工厂、污染较高的矿场、造纸厂。

2.没有经过化学试剂溴化钾、666等杀菌剂的处理,无高毒高残留高污染试剂。

3.有机种植需要设置缓冲带和物理屏障,利用道路河流高山林等,或者种植8-10米的高矮不等大乔木、小乔木,设置绿色障碍,隔绝污染,防止畜牧养殖等对农作物污染。

提示:绿色无公害地理标志没有此项硬性要求!

4.地块平整规则,连片集中,便于管理。避免高低起伏,利于搭建大鹏等设施,设施栽培利用率75%,陆地栽培要满足85%以上。满足设施农业的要求满足设施化、安全化。

5.无影响生产的地表附属物,譬如大量的坟墓、电线,树林、树林,没有大量的居民村庄聚集(民房、厂房、苗木等,赔偿款太多,资金量太大)

10万亩土地,损失4000多万,起因竟是没做好选址规划!

6.土地质量要满足主栽作物的特性、生产指标、酸碱要求、微量元素,否则影响口感。

7.有机质含量最好1.5%以上,保证透水透气保水保肥。我国土地有机质含量多在1%以下。

8.不少于30cm耕作层,复耕的土地不能要,只是一层薄土。尽量无石子、乔灌木、残留作物根系、谨防恶性杂草、外来物种,譬如意大利的一枝黄花、水花生等。

注意:杂草在冬天会被烧毁,看不出来

9.保证设施齐全。尤其电路设施,因为很多地方夏季限电,冷库、保鲜储存会受损,最好配套发电机组,以防无电。

10.建议夏天暴雨之后观察选址,排水。内涝,渗水等情况,水流方向,基地高低情况。

提示:具体标准可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农田灌溉水质国家标准GB5084(可百度查询)。

空气

1.有机种植还需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GB9137(可百度查询)

2.谨防一公里之内的转基因作物,尤其是紫花苜蓿、油菜、大米、玉米、木瓜、棉花、小麦大豆等风险比较大的,利用风媒,虫媒传播花粉。

交通

1.接近高速路口10-50公里之内,便于游客游玩和产品运输。不能远离消费群体太远,超过消费半径300公里,不适合休闲旅游观光型。应该控制在2h车程之内。

2.考虑道路压力、桥梁限重等问题,以便外部物资调运和产品运输,道路宽度保证4-5米。

气候

1.积温光照,无霜期、冰冻期长短。

2.无大型病虫害,无重大自然灾害。

10万亩土地,损失4000多万,起因竟是没做好选址规划!

其他条件

1.性价比:劳动力充足,本地劳动力要最低满足农场30%的需求,避免农忙时节空人,集体罢工。

2.政府扶持力度是否大、农民流转土地意愿高低。

3.评估是否有公司经营、继续开发的公司,可以借助管理指导,了解债务纠纷、经济纠纷、政府补贴、资产归属、合同签署等事项。

心态误区

1.无址可选也要选。家乡有限的土地资源,只是对于农业的热情而投资。

2.有地先拿下来再说,拿地心切,无规划。

3.跟着感觉走。需要有犀利的看法,准确认识价值,能够看到未来的市场,有市场对接手段,否则陷入被动。

4.咨询工作缺乏。多参考行业人才的意见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