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拿着笔到处留下印记,标识自己曾“到此一游”。这也许只是他们的一个游戏,但是“焦虑”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更早、更多地学习。于是各种儿童美术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其实法国画家柯罗说过一句话“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孩子们是这样看世界的吗?我认为不是。这是儿童美术教育的乱象。孩子眼中的世界应该是更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千篇一律。如果是针对同一幅作品的临摹,大家画的一样还情有可原,但这分明是将作画步骤当做数学解题公式一般交给孩子。

摘掉孩子的想象力和艺术思维能力,把他们自由的想象固定在一个刻板的套子里。还谈什么天性,谈什么个性化。还是说等他们长大了再开一门“解放天性”课程,再赚一笔。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且不说,这幅画里边有多少是孩子自己参与的成分,就算是全部是孩子自己完成的,画成这样有什么意思?不知道是要培养孩子还是打印机。各位家长看看毕加索画出来的作品,你愿意把一个世界级艺术家扼杀在襁褓之中吗?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焦虑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迫切程度是空前的,都生怕耽误了孩子。三岁背唐诗,五岁识千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而艺术类的判断相对复杂得多,钢琴、舞蹈等还相对有比较技术性的规范和标准好衡量,但绘画没有规范。

这也就直接助推了很多培训班做表面文章,用简单化、公式化的方法教孩子,孩子很快就能大概画出个模样,满足了这些家长追求结果的心理,但这样的后果却是严重束缚了孩子的丰富想象和自由表达的愿望,与艺术教育的本心背道而驰。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让孩子学习绘画,首先是孩子的个人意愿,然后才是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当然这部分也非常重要。以及要甄别市面上的儿童美术机构,因为真正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美术班是有的,但说实话,不多。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抱着急功近利的目的去报美术班,或者不要期待孩子还有什么想象力了。

教育方式急功近利,把孩子教成打印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