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09)

卢昱嘉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2018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产量、质量呈“三降”态势

2018年国内冬小麦播种情况总体呈下降态势。其中,播种面积约3.33亿亩,同比减248万亩,减幅0.74%。主要原因一是新疆因小麦收储制度改革面积较上年调减211万亩,二是河北黑龙港及江苏地区小麦轮作休耕面积继续扩大。2018年全国冬小麦产量约1923亿斤,同比减347亿斤,减幅15.28%。主要原因一是受降雨影响,冬小麦播种推迟,对亩穗数有一定影响;二是清明前后遭遇低温冻害导致黄淮一线小麦不出穗或半穗现象较多;三是5月中下旬小麦灌浆以来,小麦产区由南至北多次出现强降雨和冰雹等不利天气,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二、小麦收购政策难以对麦价产生长期利好支撑,小麦价格略涨

国家粮油交易中心8月底发布消息,自2018年9月3日起下调跨省移库小麦和进口小麦销售底价。为了促进市场化收购,临储和托市小麦拍卖自6月停拍至今尚未重新启动,预计集中收购期结束后或将重新投拍,并且不排除拍卖底价再次下调的可能。往年9月末10月初会公布下一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以今年大力去库存和促进市场化收购的整体环境来看,新一年的收购政策预计也难以对小麦市场价格走势产生利好作用。

供应方面,进入9月份之后,新玉米即将上市,为了给玉米收购腾出资金与仓容,贸易商或会加快小麦出货速度。但由于今年小麦受天气影响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小麦市场虽然整体供应充足,但质优小麦供应相对偏紧;需求方面,目前国内各地院校已相继开学,同时中秋和国庆双节也逐步临近,面粉的市场需求进入阶段性旺季,加工企业对小麦的采购也明显增加,为了掌握质优粮源,不少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格,预计在质优小麦供需偏紧的推动下,节前麦价将会保持稳中小幅上行的态势。8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为2380.11元/吨,环比上涨0.04%,同比跌0.60%;优质麦价格为2695元/吨,环比上涨0.98%,同比涨0.98%。

三、7月份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减少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小麦数量14万吨,同比下降43.3%。1-6月累计进口小麦195万吨,同比下降26%。中华粮网预计2017/18年度国内小麦(面粉按0.7:1折成小麦)进口量约73亿斤;受中美贸易战形势加剧影响,预计2018/19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将继续调减,约60亿斤,同比减13亿斤,主要进口优质强筋小麦等作为市场品种调剂;预计2018/19年度我国小麦出口约3亿斤,同比持平。

四、国际机构调低2018/1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期

美国农业部8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18/19年度小麦供应量下调710万吨,消费量下滑510万吨,年终库存量为2.59亿吨,较去年创纪录的2.609亿吨减5%。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1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7.16亿吨,低于7月份预测的7.21亿吨,上年为7.58亿吨;2018/19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预计为7.34亿吨,上月的预测为7.39亿吨,上年为7.36亿吨。

五、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价差缩小

中美贸易谈判未能取得进展,美国小麦出口不振,受中国进口美麦加税影响,美麦到国内口岸完税价格同比大幅提高。8月,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为258.8美元/吨,直接折人民币价格为1764元/吨,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1771元/吨;到岸税后价格约2468元/吨,比同期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477元/吨,价差较上月缩小168元/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平均期货价203.12美元/吨,环比涨9.2%,同比涨22.6%。

总体来看,9月份,在市场需求转旺,质优粮源供需偏紧的拉动下,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将保持阶段性的上行趋势。等到节前备货和集中收购期结束后,麦价上行动力将会明显减弱,后期新一年收购政策的不确定性、临储和托市麦拍卖重启、拍卖底价仍有下调可能等一系列利空因素都将会增加小麦价格新一轮波动的风险。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小麦产量下调、天气及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全球小麦产量及质量将会收到明显影响,主要出口国小麦出口能力受到制约,后期价格仍将上行。

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09)
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