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楼市会变天吗?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楼市会变天吗?

日前,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下发《关于请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有关意见的紧急通知》。通知称,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拟订了“关于商品房预售许可事项调整”的材料,建议降低预售制带来的高杠杆效应,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材料将于今日(9月25日)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楼市会变天吗?

尽管消息传出当晚,相关人士便通过《中国经营报》表示,该文件只是征询意见稿,并非真的实施,消息并不属实。

但是风风雨雨那么多年,看官们心里也多少明白:任何重大政策的发布,都是从“吹风”开始的。对于市场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意味着“取消预售制”正在逐渐进入政策制定的考量范围之内。

不同于很多商品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当下的环境,我们购买新房时,往往是通过“先给钱,后拿房”的预售交易模式。

商品房预售制,和公摊面积一样,都是效仿香港楼市搬过来的。上世纪50年代,为加快商品房销售,刚刚加入房地产行业的霍英东设想出了“分期付款”模式:

第一期先交订金百分之五十,第二期落妥二楼楼面交百分之十……第六期余款百分之十于领到入伙纸时清缴。

分期付款让开发商在动工之前就获得一笔定金,从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而购房者也因此减轻资金压力,所以一经推出,彻底引爆了香港楼市。这样的预售模式,被香港市民称作“卖楼花”。长长的购买队伍中,提前买到“楼花”的人,通过转售立马就赚了一笔钱。

就这样,“卖楼花”被各地开始效仿。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楼市会变天吗?

1994年,我国出台《房地产管理法》,其中提出“商品房预售制度”,正是“卖楼花”在内地的变形。

商品房预售制自此成为中国新房交易的主要模式。它的建立,为中国房地产近30年的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特别是在商品房制度建立初期,为解决住房供应短缺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预售制的弊端也开始不断暴露。

按照现行要求,楼房建设完工1/3层左右时即可对外预售:购房者付定金,银行给贷款,开发商轻松拿到现款,同时还能以既有资金再度放大银行贷款,然后进行下一轮开发。

也就是说,开发商仅用三成的自有资金,就撬动了上百亿的项目。这造就了房地产的高周转模式,但是风险却转嫁给了购房者和银行。一旦开发商发生资金链断裂,将导致工程烂尾,从而损害购房人利益。


在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消息出来之后,媒体和网友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支持声和反对声都有声量。

支持派以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为代表,正是她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取消房屋预售制的提案。她认为,预售制度下,个人购房者处于弱势地位,对开发商进行的约束十分有限。开发商将后期工程建设的风险完全转嫁给购房者和银行,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及金融风险。此外,商品房预售降低了行业门槛,许多实力不足的中小房企得以进入市场,人为制造供需紧张,助长房产泡沫。

而《新京报》则发文称,当前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供应依然是处于紧缺状态,如果在短时间内要求期房转至全现房销售,很容易因为本就紧缺的市场供应出现突然“断档”而进一步导致房价飙升,反而不利于楼市价格的稳定。

这也正是普通老百姓所担忧的主要问题。预售取消,新房减少,供不应求导致房价上涨。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也正瑟瑟发抖。从拿地到交房,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内。这期间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取消预售制,两年时间没有收入只有支出,一般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融资渠道,根本扛不住。

不过,从长远来看,当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存量房时代,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是楼市交易制度改革的必然之途,这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参考借鉴。

事实上,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根本上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不给开发商“空手套白狼”的机会。许多网友对当下吹的这阵“风”,多半还是持乐观支持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