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1339篇文章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将肾脏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更体现了心肾一家。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中秋节前在北京举行的第27届国际高血压年会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新指南根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即140~159/90~99 mmHg为1级高血压;160~179/100~109 mmHg为2级高血压;≥180/≥110 mmHg为3级高血压,级别越高,危险性越高。

此外,新指南还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共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而且首次在疾病史中增加了慢性肾脏病的内容,并将慢性肾脏病分期参与心血管的危险分层。

新指南规定,只要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俗称轻度肾衰),心血管就处于高危风险中;而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俗称重度肾衰),心血管就处于极高危风险中。

新版指南为什么将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来对心血管的危险进行分层呢?心肾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我先说心脏。

心脏是人体的“泵”,是血液循环的核心。心脏一前一后有两个负担(负荷),前负荷是血容量,也称容量负荷,血容量越多,心脏的前负荷就越重;后负荷就是血压,也称压力负荷,血压越高,后负荷越重。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如果前负荷过重,比如体内的钠盐和水分太多,钠水潴留,血容量明显增加;或者血压太高,后负荷过重,心脏都会不堪重负而出现心衰;如果前后负荷都增加,那心衰就更容易发生。

而当心脏自身患病,比如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心肌缺血时,心脏的射血能力大大降低,如果再遇到前后负荷加重,那不仅发生心力衰竭,还会发生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心脏病的治疗大多需要改善心肌供血,比如扩冠脉药物、冠脉支架等,利尿降低前负荷,降压减低后负荷等。

我再说肾脏。

肾脏是个排泄器官,是人体的“后阀门”。肾脏除了排泄人体的代谢废物之外,还调节人体的血容量和血压。假如体内的水多了,或者钾、钠等电解质多余了,肾脏就将多余的水和电解质排出;而遇到失血、脱水等缺水情况时,或者钠钾等电解质摄入不足,肾脏就减少甚至停止水的排出。所以,肾脏对维护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以及血压的稳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大部分人也许不知道,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调节血压;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通过活化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钙磷平衡等。

当肾功能受损后,代谢废物排不出来,废物蓄积形成代谢性酸中毒;钠排泄障碍,钠蓄积水也蓄积,形成钠水潴留、水肿;肾素分泌过多、促红素分泌减少、维生素D不能活化导致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

钠水潴留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高血压加重了心脏的后负荷;高血压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冠心病心肌缺血;肾性贫血加重了心脏的缺血;血管钙化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高血磷通过更复杂的机制损害心脏。所有这些肾脏病的结果,转而变成心脏病的病因,进一步作用于心脏,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当然,控制和治疗慢性肾脏病,可以大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说,高血压患者关注肾脏问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非常有意义的。

肾衰患者导致心衰,同样,心衰患者也可导致肾衰,这种心、肾相互伤害的疾病我们合称为心肾综合征。当然,心脏、肾脏疾病一定要兼顾治疗,真正做到心肾一家。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心肾之间有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