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布局区块链,“刷脸”取款智能服务升级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有些原本被人们认成是铁饭碗的工作机构,现在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银行业现状尤为如此,马云爸爸曾经说过,他很高兴,支付宝的出现让有恃无恐的银行机构感到危机。

其实,银行所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互联网,还来自同行的竞争。为了在不利局面中杀出重围,金融科技成了各大银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先有大数据,后又人工智能,而当下,是区块链血拼的时代。无论是中国银行、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还是建设银行、邮政储蓄,每家都不愿错过区块链这个风口。99top交易所(www.99.top),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建设银行布局区块链,“刷脸”取款智能服务升级

当然,每家银行的区块链布局都有各自的特点。近期,中国建设银行就公布了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智能化金融服务水平的消息。

大家平常所说的“刷脸”,在建设银行真的能够实现了。客户只要到建设银行开通“刷脸取款”功能的ATM机前,点击“刷脸取款”后,输入银行预留手机号码,注视屏幕上方摄像头,输入取款金额、账号密码后,就能取到现金了,全程不到40秒。

此外,建设银行还借助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免排队高效服务、龙支付等便利服务。

建设银行布局区块链,“刷脸”取款智能服务升级

除了办事流程、服务体验上的提升,建设银行关注更多的还是目前金融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线下业务办理询价、签署协议、开户等手续耗时长、效率低;大额支付系统交易时间受限;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审查、保管经人工操作,风险过高等。

对此,建设银行结合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借助计算机新型模式,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技术特点,选择与自身银行业务相契合的落地应用。

建设银行布局区块链,“刷脸”取款智能服务升级

区块链银行保险

早在17年,中国建设银行就与高科技公司IBM合作,研发区块链银行保险业务平台。所谓银行保险,就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出售保险产品给客户。建设银行不是第一做保险的银行,但是却看到了业务操作中的问题所在。

银行保险长受到客户信息不完整、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困扰。在与IBM合作中,建设银行利用去中心化技术,实现实时共享保险政策数据,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因为所有数据都被记录在IBM的blockchain platform上,信息不可更改,可信度高。

业务转移到区块链上后,摩擦随之少了很多。

建设银行布局区块链,“刷脸”取款智能服务升级

保理区块链业务落地

在18年初,建设银行首笔保理区块链交易落地,也是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国际保理业务的银行。

建设银行开创性的将基础贸易双方纳入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对合格应收账款的自动识别受让,交易全程做到可视化、可追溯。同时解决了报文传输繁琐、确权流程复杂等问题。实现了客户、保理商业银行等多方直接参与的“保理区块链生态圈”。

未来还会有更多银行引入区块链技术,期待银行整体服务质量有更高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