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康熙自始至终都爱着容妃,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康熙这一生真正只爱过三个女人,一个是苏麻喇姑,一个是赫舍里,一个就是容妃。对于苏麻,康熙既有朦胧的少年情愫,又有对姐姐般的敬爱;对于赫舍里,少年夫妻结发之恩,又是艰险之中助康熙巩固地位的贵人,可惜早早逝去,是康熙心里一辈子抹不去的梗;而后者却是康熙一生唯一曾享受人伦之乐的爱人、知己和伴侣,也是他中年以后唯一的情感寄托。康熙虽后宫三千,子嗣众多,却喜欢和容妃、蓝琪儿相伴,仿佛寻常百姓的三口之家。而孝庄内心也是最认可容妃为自己的孙媳妇的,大小事情也愿意和容妃互通有无。这如果是在寻常百姓家本是好事,可是皇家毕竟与百姓有别,一旦牵涉到政治斗争,势必有牺牲品。而容妃可以说就是牺牲品,甚至换个角度说,深爱容妃希望与之白头偕老的康熙也是牺牲品。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康熙贬容妃的主要起因是关于废太子的事。康熙下令废不成器的太子,而容妃遵照孝庄的遗嘱竭力劝阻康熙不能废太子。康熙一怒之下将容妃贬为宗人府之奴。而掌管后宫而嫉妒容妃已久的慧妃便分配容妃去干最脏的活即刷马桶。容妃不但干又脏又累的活,还受尽太监们的欺凌,最后劳累过度,忧思成疾而逝。

康熙贬容妃当然是不得已。太子不成器,已不可救药,除了废除已别无他法,国家绝不能交到这样的人手里。容妃搬出的理由却是世上唯一能撼动康熙决定的旨意——老祖宗的懿旨。老祖宗的出发点是太子被废,阿哥们争皇储,骨肉相残。所以吩咐容妃要力劝康熙不要废太子,是念兹在兹。容妃的忠诚和贤贞自然会坚持老祖宗的懿旨,至死不渝。那么巨大的矛盾形成了:废太子以选更合适继承人,不得不废,何况已昭告天下,又是关乎国本的大事,朝令夕改,君威何在;老祖宗懿旨在前,如果不遵从,岂不是不孝,皇家的颜面又何在。不可调和矛盾之下,只好牺牲了容妃——容妃假传懿旨。更重要的是容妃公然在群臣面前呼喊阻拦康熙,不但违反了后宫不得干涉政事的禁忌,更是把康熙弄得下不来台。此时康熙不勃然大怒,重责容妃,还有其他方式否?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康熙的心里很清楚,容妃传的懿旨是真的,容妃的出发点并没有任何居心叵测。冷静之后,康熙何尝不是唏嘘懊悔,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可以收回。

在之后的日子,或许康熙时常想念容妃,怀念过去的举案齐眉、天伦之乐;一边又心疼自己的所爱受冤枉此刻正遭受奴役;一边又是怨恨容妃为什么不能理解他的难处,而挑战他的皇威;一边又是在空荡的房间唏嘘唯一的知己唯一付出感情的爱人也背己而去,内心倍感凄凉。真是百感交集。

康熙的心思于是变得敏感,其实他渴望知道容妃的近况,但又有什么方式去了解?一个被自己以假传懿旨之滔天大罪贬为奴役的废妃,怎能有什么好的理由去接见?他小心翼翼地伪装着自己,不让任何人看出自己的心思,他竟开始有些回避听到容妃的情况,被贬的容妃一定是在遭受奴役和欺侮,知道了只会徒令自己六神无主;何况,一旦接见容妃或赦免容妃,以容妃的忠贞和耿直,势必又要再提老祖宗的懿旨。他太了解容妃了!容妃已受重罚,如果再犯皇威,除了杀她再没有别的处罚了。这么一想,他甚至有些怕再见到容妃。其实在这一点上,他对容妃是有一丝敬意和怜悯的。他何尝不知道容妃是冤枉的,此事如果换了任何一个妃子,也就妥协了,甚至可能提都不会提老祖宗的懿旨,可是她是容妃,老祖宗生前留给她的任务她舍命也要去完成。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但是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朕心里的苦容妃你又知道否?你要是稍稍一妥协,或是选个更好的时机告诉朕都不至于这个田地。一向善解人意的容妃啊,为什么现在离朕的心这么远?

容妃逐渐变成了一把利刃,刺在康熙的心头。留着痛,拔出来更痛。唯一的办法只有尽量去掩盖。就这么一天天的挨着。

然而容妃的死打破了局面。猝死,来得突然,康熙万万没有想到。容妃的死亡让康熙的负罪感终于爆发,不可收拾。他每天悄悄在心底里牵挂的容妃再也不会开口说话了,永远没有可能再对他嘘寒问暖,说说知心话,当然,再也不会提老祖宗的懿旨了。康熙面对容妃不会再有压力,可是他心里积累了太久的话也没有机会跟容妃说了。那个曾经的三口之家永远成为了过去,永远。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康熙只是贬容妃为奴,但直到容妃死去,才知容妃干的活是刷马桶,死在马桶堆里,污秽缠身,死的凄惨。这群为非作歹的奴才,竟然这样的欺凌容妃,如果不是他们的百般欺凌蹂躏,或许容妃也不至于这么快死去。恼怒、忿恨、耻辱感顿时占满心头。该杀!何况,这群奴才留着,以后势必还要到处散播容妃刷马桶的情景,不杀之,谈何尊严。朕要弥补容妃,加封容妃,怎么能允许有人还风言风语,朕的容妃绝不许谁再玷污。容妃刷马桶的事只当是从没在这世上发生过。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一概不留!

电视剧里主演陈道明这一段演得很到位:开棺的瞬间,康熙的身躯猛的一颤,一步倒向棺身,伸出一手做抚摸状,却抖动着。他惦念容妃太久了!此刻终于可以和她平静地相处一会儿。望着安详躺着的容妃,康熙开始了他痛苦而凄凉的独白:

“容妃,朕知道你从来没有矫旨欺君。朕相信老祖宗确实留给你懿旨了,要你尽力保全胤礽,以免太子被废,阿哥争储,骨肉相残。这些,朕都知道!但是,朕不能把一个不成器的太子硬扶上皇位啊,那样一来,非但骨肉相残,天下也要相残了!朕只能让你承担罪名,说你矫旨欺君,将你打入冷宫,朕这些苦心,没法和你说啊……”

皇帝的苦只有皇帝自己知道。即便是体己如容妃,圣明如老祖宗,也并不能完全体察朕的孤苦和无奈啊。

电视剧开头,顺治皇帝要救即将被烧的和尚师父而不能时,对尚年幼的康熙说:玄烨,你皇阿玛被他们逼得生死两难啊!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看到容妃刷过马桶的人全殉葬,你怎么理解


康熙何尝不是。他仿佛又想起了一句熟悉的话:这个皇位只要你坐上去了就会知道那是天底下最苦的座位。

是啊。天下人都说大清是朕的,其实还有句都知道而不能说的话——朕,也是大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