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钢 的 琴 ♫

前言

“叨叨郎最近由于个人原因

一直没有及时更新影评

个人表示很惭愧和苦恼啊哈哈

那么为什么叨叨郎恢复更新后的第一篇文章

写的竟然是一部六年前不是很出名的电影?

原因有三:

一 | 受朋友委托

前几天看到一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一则文章

写的就是关于这部《钢的琴》电影

朋友直接点名意思我也写一篇推送出来

好友要求,怎能怠慢?

于是一篇不成熟的作品便横空出世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二 | 为父辈而写

《钢的琴》的故事背景是90年代的下岗和企业倒闭

叨叨郎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洪流

但是小编的母亲却在当时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那种年代什么叫做“年纪轻轻却没了工作”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包括大面积失业和整顿害苦了很多人

直到今天,母亲依然时不时的慨叹和惋惜

她老人家也算是被时代淹没的一分子

三 | 为自己而写

基本没有写过关于国产电影的评价

不是不喜欢

只是很少有叨叨郎想去写的电影出现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吐槽一篇国产烂片还不如好好看一部国外高分电影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部《钢的琴》因以上三个原因

所以他就被我挖出来又好好地看了一遍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钢的琴》海报

钢的琴

The Piano in a Factory

导演:张猛

类型:剧情

主演:王千源、秦海璐

上映时间:11.07.15

《钢的琴》讲述的故事很简单:

钢厂工人陈桂林因下岗而过着苦穷的生活

妻子受不了贫困而选择与其离婚

两人最终在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上意见不统一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影片开始的离婚桥段—

桂林为了圆自己的钢琴梦

打算培养自己的女儿成为优秀的钢琴家

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把女儿留下

经历了一番波折后

最终他集结了一只小分队

在废旧的钢铁厂自己造出了一架“纯刚”的琴

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为枯燥的生活交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答卷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造琴小分队

《钢的琴》这部电影由于故事背景的特殊性

所以在风格上整体偏怀旧和平淡

色调多用发黄和黑白

全片夹杂着生活的琐碎和淡淡的忧伤

不太适合只喜欢看激情、动作、或者大起大落式波澜的观众

这也许就是它叫好却不叫座的原因之一吧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戏剧表演式场景设计

“平 淡”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人物

但是“钢琴”始终是故事的核心关注点

整个故事缓缓地围绕着钢琴展开

从一开始桂林偷偷带着女儿在学校练钢琴

到没钱只好发动兄弟们去学校偷钢琴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直到被迫无奈而选择自己造钢琴

该有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一样不少

但是全片看下来只有“平淡”二字贯穿始终

“琐 碎”

《钢的琴》描述的生活不但平淡无味

甚至还充满了生活的另一个讨厌属性:琐碎

孔子曾经曰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虽然艺术是精美的

但生活不是

所以现实是:

除了极少数富人过着“开心”的生活

大多数人的日常都是重复、琐碎而无趣的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钢的琴》直接把这种生活该有的琐碎本质透明的展示出来:


  • 买的猪肉被人偷了

  • 工厂的老烟囱被通知要炸了

  • 隔壁老王和淑娴睡了

  • 残疾的女儿被人欺负了


一件件看似与剧情无关的“琐碎”戏份

其实才是那段特殊的岁月带给主角们的鲜活记忆

这些生活的“琐碎”片段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主角们正在经历的苦痛和艰难

“忧 伤”

桂林的妻子从电影的一开始就提出离婚

准备嫁给一个做假药的人

过上了“不劳而获”的日子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桂林自己还下了岗

终日靠给红白喜事吹伴奏为生

可以说主角的经历也是一个大写的“衰”了

而且包括桂林身边的每一个人

脸上都挂着“忧伤”二字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废旧的工厂早已长出了树

但是主角为了圆自己的钢琴梦

为了让女儿有钢琴弹

甚至不计代价去偷、去抢钢琴

家里没有钢琴我们就造一个纸糊的

弹不出声音我们依然要全身投入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桂林做的假钢琴

这种“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乐观精神

这种“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拼搏精神

不正是那个时代、那代人活生生的典型么?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钢的琴》从表面看

是讲述一群90年代怀才不遇悲惨工人们的故事

从大环境和时代背景来看

叨叨郎不得不承认

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次代表劳动阶层小人物的集体呐喊

是一次为了梦想而做出的最后的疯狂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90年代的KTV

面对记忆中熟悉的烟囱被炸他们一言不发

面对警察逮捕他还坚持做完最后一个零件

面对无法挽留的女儿和形同陌路的妻子他欣然接受

面对苟且抑或操蛋的生活

他们没有退缩

他们甚至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钢琴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西红柿炒蛋式衣服搭配

真真正正的用行动堵住了生活的嘴

拦住了残酷现实的路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苟且的人生。也敢于站起敲响手中的锤!”

《钢的琴》没经历过不等于看不懂,没激情不等于是烂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