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就应该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不同意!

01

春季的跳槽高峰依然持续着,但从我的观察看到了两个趋势:一方面年轻求职者比以往更加自信、果敢、做自己;另一方面30+的资深人士们则更加理性、谨慎,甚至有点儿瞻前顾后。

我自己也属于后者,怕,真的怕,前所未有的怕!

一年前的怕来自于一种从天而降的焦虑。你要知道,本来你凭着资历、经验以及市场不菲的价格正规划着NB闪闪的下半场,结果满屏看到的不是辞退34岁员工就是40岁因业务调整跳楼。人一下懵了,那种莫名的焦虑除了能增加无限的对未知的恐惧以外,不知道还能干点儿什么。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越发清晰地看到,在这样一个时代,发生在我人生的这样一个时间点上的事情是多么正常,我越发清晰地看到我与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不同年龄的人的差距。结果不怕了吗?怕!但怕得有的放矢,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

如果你闭上眼睛,认真回想一下我们所耗费掉的时间,有一大半可能都是去想象、猜测甚至担忧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所有我们认为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发生的一刹那反而都淡定了,一步步解决就好,哪儿有时间害怕和胡思乱想。

35岁也是一样。你说它是个“坎儿”,它就是。体力的下降、精力的分散、机会的减少、思维的落后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己多么不愿意承认。

以前,我以为好多事情不去想就可以让自己心里稍微舒服一点儿,后来我明白了不确定性和被动才是恐惧的源头。

回想我们走过的并不多的职场经历,每个阶段其实都在经历着不同形式的“危机”。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优势与挑战。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稚嫩和无知;27、28岁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困惑和迷茫;30岁上下的时候,我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刚刚积累了经验以为可以长舒一口气却还有个叫“中年危机”的东西存在。未来,我们还将面对更多的人生终极问题,比如死亡。

所以,认真应对成长中每个阶段的挑战,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敢于面对血淋淋的事实,积极寻找正确的应对方法,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02

认怂?

虽说人活一口气,但是光靠蛮劲是不行的。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我自己真的是在32岁以后觉得体力一下子就没法跟从前比了。真不是我不想努力,别说

偶尔开个夜车,就是搞到一两点,第二天就跟踩了棉花似的。这要是放在从前,睡个一天整个人又生龙活虎了,可现在所有的问题都不是“补觉”就能解决的。

与此同时,我们身上的担子却是越来越重的。家里父母在老去孩子在长大,职场上社会在巨变竞争在加剧,我们的角色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大,但精力在各种拉扯中被严重地分散了,总有顾头不顾腚的狼狈感。

这就要求我们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我原来一直以为关于时间的管理应该是走入职场时的第一堂课,现在看来这一辈子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不同阶段都需要优化时间管理的能力。而至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每个人都挂在嘴边,可是真正做到的办公室人群却少之又少。

35岁就应该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不同意!

03

低头?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辞职了,就因为被比自己小五岁的领导当众批了一顿,实在觉得没面子。如果今天我们脑子里还想着“自己资历老,凭什么被年轻人质疑甚至被批评”这样的鬼念头,只会死得更快。

而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快速成长起来的90后甚至95后,就是有很多我们身上所不具备的优秀特质。那些更加“独立”“自我”的标签就不说了,而那种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学习能力和快速应用的能力,并不是我们说学明天就能学来的。

所以,先放下自己身上所有的“光环”也许是解决这场危机的第一步。

04

找辙?

客观认识自己和外界会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安静下来,盲目的焦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极度不适。客观地认知了自我和周遭的变化,是为了更有节奏地去应对。学习固然是重要的途径,这也正是这两年“知识付费”迅速崛起的背景。每个人都渴望通过学习、特别是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缓解焦虑情绪。

尽管我个人一直对碎片化学习的效果存疑,但看到周遭这种持续学习的氛围还是深受鼓励,每天都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学习就落后了。无论自己看书、上学进修还是网上学习,都是好的开始。

但是这场危机中最可怕的就是清楚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意识到了思维转变的必要性、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却统统没有真正转化为实践中的变化。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想清楚了一切事情,但一旦出发就又走上了老路。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敢于放弃“成功经验”。记得前几天保时捷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我一度感觉自己掉进了富人圈,仿佛每个人都要入手一辆。连保时捷都要“断臂”,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去又有什么不舍的呢?有些时候不做出根本性的转变,所有的表面努力都是浪费。

当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着对行业与周遭的了解。我一直很感谢我身边有那么多猎头朋友,他们总是把最新的行业动态与趋势分享给我,让我了解今天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而我的差距和机会到底在哪里。

千万不要到想跳槽的时候才想起猎头,如果这样就大大浪费了你身边的资源。时刻保持对行业和自身价值的了解才能随时做出正确的应对,让自己不被莫名其妙地拍死在沙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