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靜安:「四最」汾酒走西口是「中國酒魂」新時代的又一次出發和遠行

9月8日,"我和草原有個約會"——"行走的汾酒"內蒙古論壇在呼和浩特舉行。汾酒集團文化總監柳靜安在論壇致辭中指出,清香走西口,汾酒"塞上曲",最乾淨、最純正、最健康、最文化的汾酒,來到風光壯美、歷史悠久的呼和浩特,是"中國酒魂"在新時代的又一次出發和遠行。

柳靜安:“四最”汾酒走西口是“中國酒魂”新時代的又一次出發和遠行

2018年4月24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在山西汾陽杏花村正式啟動,在具有6000年曆史的杏花村遺址採集了火種,在具有800年曆史的汾酒老作坊遺址點燃了火炬。隨後,這支象徵中國酒文化生生不息的火種、象徵中國酒魂代代傳承的火炬,開始在中華大地上行走。

4月28日,汾酒走進山東濟南,在泉城廣場,汾酒把傳統釀造工藝搬到了市民中間,把珍貴的酒文化歷史圖片、文物展示在市場當中。濟南之行,是汾酒文化種子的播撒,為中國酒魂"開枝散葉"再續新篇。

7月15日,汾酒行至河南鄭州,在濟南站原有內容的基礎上,汾酒在炎黃故里舉行拜祖大典,以中國酒文化之根的特殊身份,祭拜先祖,為華夏民族祈願安康。鄭州之行,是汾酒歷史地位的迴歸,讓中國白酒祖庭綻放新枝。

8月14日,"行走的汾酒"抵達浙江杭州,在這裡,汾酒與西湖龍井對話,與浙菜對話,與魯迅、金庸、《富川山居圖》所代表的浙江文化性格對話。杭州之行,是汾酒清雅品質與文化品位的交相輝映,讓世人對清香白酒獨特魅力,有了更加形象的認識。

繼杏花村、濟南、鄭州、杭州之後,"行走的汾酒"來到呼和浩特,柳靜安強調,"更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西與內蒙古地域相鄰、血脈相連,綿延400多年的"走西口"現象,打通了山西、內蒙古兩地的經濟與文化通道,更使兩地人們的感情深厚,親如一家。

"汾酒再走西口,既是對晉商文化的追溯,歷史足跡的回顧,更是帶著乾淨、健康、純正的清香品質,帶著中國白酒祖庭的文化魅力,與內蒙古來一次真情之約、未來之約",柳靜安表示。

柳靜安指出,希望通過"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能夠加深內蒙古父老鄉親對汾酒的瞭解,增進汾酒與內蒙古父老鄉親之間的情誼。汾酒將一如既往,把最高的品質,最美的文化,最多的真誠,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內蒙古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