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首诗是来自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此首诗朗朗上口,流传至今,很多学生在读书阶段都读过此诗,但读过,诵过,可能却未能体会周敦颐对于莲的独爱,和很多人喜欢莲花的真正原因以及莲花精神的可贵。 今天我们想说的莲花可贵的精神其一就是周敦颐诗中所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其二就是明年就要真正重返课堂的教师出身的马云在很多场合都分享的荷花定律。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老师出身的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著名的哲学定律“荷花定律”: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也是荷花精神的体现,也是坚毅(Grit)的精神,厚积薄发,永不放弃,不事张扬的精神。

马云也由此衍生出自己的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荷花精神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很多创业者的心声更是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的心声,和在象牙塔下学生的坚持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中坚持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因为嘲笑声可能更加大,诱惑更加多,只有不断的默默成长,提升自己的胆商(DQ)和逆商(AQ),还有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力,以及不断做出心理调适。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正如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前路的艰辛和一些可预知的困难,但是仍然有武松打虎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个人真正的单纯是知世故而不世故。那么荷花精神真正的可贵也在于它的“慎独“精神。就是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依然可以顽强生长,并且出淤泥而不染。古代儒家君子做人讲求“慎独”。“慎独”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过去的读书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所以对“慎独”可谓无人不知,对于莲花精神更是由衷敬佩。但是,光知道莲花精神,慎独理论,没有实践则是枉然。就像毛主席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而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对这一古老真理做了一辈子的实践,把老祖宗的智慧精华落到实处,这不仅使他自己大受其益,还使他的家庭大受其益,更使社会大受其益。曾国藩在逝世前的一年零一个月,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在这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由此可见,曾国藩对于“慎独”的重视。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很多人进入社会后都感慨过: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是一个真正的人生大学堂,你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有的是社会假丑恶的一面,但是不管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情,是否还能不忘初心,找到当初出发的原点和动力,不管遇到怎样的诱惑和诋毁,都能够如同莲花般的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莲花精神的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一个人要自修,就要养心,而要养心要寡欲,更要内省。“驰逐于外,修治于内”。一个杰出的人,即使功勋在外,也不能没有内心的修为。而一个真正有为的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为。莲花精神的慎独,就是做到内省、寡欲,并达到养心、修身的办法。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佛教也把莲花看作圣洁之花,所以世间百花中,“莲”是唯一能花,果,种子并存的植物。莲花的花死而根不死,来年又复生,如同人死而魂不灭,不断轮回。在禅宗中,它象征释迦“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以圣洁的莲花比喻佛最初源于佛教。其意为菩萨观音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干扰。希望菩萨保佑世间一切善人,都拥有一颗平常心看淡生老病死。同时很多人喜欢莲花也是希望在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自己可以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绿色代表生命力,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忘初心,不愧于爹娘生养之恩!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Nothing is impossible,if it is impossible,make it 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它不可能,让它成为可能) (校训之一)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人若精彩,天自安排!(If you flowers,butterflies come;If you are wonderful,day arrangements!)(校训之二)

新时代 新教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带(代)一路(鹿),一路(鹿)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代(带)代(带)相传!用母亲的爱做教育,用父亲的心做教育!用心做教育!为自己!更为下一代珍藏!

新(心)时代 新(心)教育 王凯莉国际教育(Kelly Wa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一个人没有社会实践或者进入社会是无法真正体会荷花精神的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