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街道携手小酒馆 让文创链接上市井生活

玉林街道携手小酒馆 让文创链接上市井生活

2018成都·玉林“天府文化年”活动启动现场。

8月12日,成都玉林街道一条小巷里,由玉林街道与成都小酒馆团队联合打造的院子文化创意园区,在民谣音乐声中正式开园。

这个由老旧房屋改造而成的新院落,既是当地倪家桥社区的办公场所和服务中心,也是入驻11个工作室的文创园区,并充分对外开放,与周围的居住小区,也同样融为一体。

共融共生,在这个园区里,玉林街道和园区运营团队提出了这样的理念。

社区办公室与文创园融为一体

走进玉洁巷3号,门口悬挂着倪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门牌,门牌上方,又写着“院子文化创意园”。今年春节前,这里还是一个废旧的老院落,如今,既是社区办公地点,又是一个文创园区。

刚进门,门口几张桌椅,便是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地点。与一般的社区服务中心不同,这里没有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之间的间隔,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往里走,则是一个宽阔的咖啡吧和图书室,人人都可以来这里,喝上一杯咖啡,翻阅一本图书,度过一个静谧的午后。

往上走,二楼和三楼,装修清新素雅又颇有个性,就像是一栋教学楼一样,11家文创工作室在这里办公,他们有的从事音乐制作,有的从事视觉设计,有的从事复古文化研究等等。

这样一个新院落集群,来自于玉林街道与小酒馆团队的共融互生。

小酒馆创始人之一、院子文化创意园区创始人史雷告诉记者,他们一直想要做一个文创基地,四处寻找后,与玉林街道创新社区治理的理念刚好一拍即合:由玉林街道负责提供场地,小酒馆负责园区运营,共同招募文创团队加入。这个院子文化创意园区,总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成为当地一个公共的文化空间。

“春节之后,社区就搬到这里办公了,文创团队也是陆陆续续开始入住。”社区居委会主任涂静告诉记者,自从来到这里,社区不再只是老年人爱聚集的地方,经常会有年轻人来来往往,充满着活力。

文化创意要链接市井生活

文创园区入驻到社区里,也帮助社区服务实现了功能叠加。其中,入驻这里的文创团队“墨上花开工作室”,每周末,为当地居民免费提供书法和绘画教学服务。

8月12日下午,是工笔画课程,73岁的居民宋兴全,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认真地做笔记。他最近在学习花鸟画,花瓣要如何勾勒,花托又该如何着笔,都记得仔仔细细。“我们这个班的学员年龄大,但都认真得很,从开课以来,没有缺过课。”绘画班班长、社区居民许立颖告诉记者,能够在家门口免费学画画,而且跟年轻人呆在一起,不论学习结果如何,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另一家入住的文创团队“小日子工作室”,则定期举办一些摄影、阅读、烹饪等活动,社区居民与外来的年轻人,一起在这里交流、分享。

如今各类文化创意园区蓬勃生长,作为文创团队,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地盘相对狭窄、周边产业配套相对缺乏的老街巷里呢?

史雷说,置身于城市中心,尤其是玉林这样成都城市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他们希望能够在这里,让文创更好地链接上市井生活。“做文创,要接地气、有生活味,才有生命力。”

在入驻的11家文创工作室中,包括小酒馆、早上好、NewNoise等等,都是与音乐相关的创业团队,在业内已颇有影响力。开园仪式当天,还开展了一场关于“成都音乐现场生长力”对谈,不少从业者都提到,如今各类音乐艺术活动越来越丰富,但真正能够链接上生活的、充满特色的音乐现场,才是充满生命力的。(四川日报记者 吴梦琳 蒋君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