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是中國的歷史一大轉折點,它不僅中止了大唐盛世,並且導致了後來五代到宋朝數百年間中原面對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的被動局面。而少有人知的是,早在安史亂前六十年,唐朝東北的一場地方叛亂,就埋下了東北局面徹底崩盤的種子,這就是歷史上的"營州事變"。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在唐朝,營州(今遼寧朝陽)是東北邊防的樞紐節點,也是唐朝控制東北契丹、奚、靺鞨等民族的統治中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唐朝在營州設立營州都督,統轄東北事務,招撫東北諸民族。武則天上臺後,為了清洗忠於李唐的勢力,大肆殺戮忠臣良將,導致邊疆局勢日漸不穩。到了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東北營州終於發生了驚天動亂。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 648年),契丹首領窟哥等請內屬,唐太宗遂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衛將軍兼松漠都督,賜姓李氏。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萬歲通天年間,擔任松漠都督的是窟哥之孫李盡忠,他與另一契丹首領孫萬榮共同管理契丹人。這兩人受到武周王朝營州都督的欺侮,又看到武周內部不穩,遂起兵殺營州都督,佔領營州作亂。武則天聞訊大怒,下詔改孫萬榮名為萬斬,李盡忠為盡滅。而李盡滅自稱無上可汗,以孫萬斬為大將,起兵進攻武周。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韓國影視中的李盡忠

武則天令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司農少卿麻仁節率兵討伐李盡滅,兩軍戰於西硤石谷,周軍大敗,張玄遇、麻仁節被俘。武則天又令夏官尚書王孝傑、左羽林將軍蘇宏暉領兵七萬出征,與孫萬斬戰於東硤石谷,周軍再次慘敗,王孝傑戰死,蘇宏暉棄甲而逃。孫萬斬乘勝率兵殺入幽州境內,大肆燒殺搶掠。

武則天聞報,又以清邊道大總管、建安郡王武攸宜領兵討伐,不能取勝。再次改命左金吾大將軍、河內王武懿宗為大總管,御史大夫婁師德為副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率兵三十萬討孫萬斬,仍不能勝。這時,李盡滅忽然暴病而死,孫萬斬繼任可汗,派部將駱務整、何阿小為遊軍前鋒,殺入河北境內,攻陷冀州,屠殺數千人。各路周軍畏懼契丹如虎,竟任由契丹兵在河北橫行。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韓國影視中的孫萬榮

眼見局面已經無法收場,武周只得向突厥求救。突厥看到契丹勢力迅速膨脹,也感到威脅。於是突厥可汗趁契丹主力在前線對陣周軍之機,率兵突襲契丹後方,原本與契丹友好的奚族也倒向突厥。突厥與奚族聯軍攻陷了契丹後方基地,掠走契丹老弱幼童。契丹人得知後方被襲,軍心大亂,不戰自潰。孫萬斬只得拋棄大部隊,率領親信倉皇逃亡。周軍前軍副總管張九節率數百騎伏擊,契丹敗走,孫萬斬於逃亡途中被其家奴所殺。張九節傳其首級於東都,而契丹部眾則全部投降了突厥。

"營州事變"過程大致如此。縱觀事件的全過程,有兩個問題不能不讓人疑惑,第一個令人疑惑之處,就是以當時契丹的弱小實力,何以敢於反叛?第二,就是周軍面對契丹,以絕對的優勢兵力,為何一敗再敗。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松漠都督府與營州

從營州事變的起因看,首先是國際形勢的變化促進了契丹對武周的輕視之心。從唐高宗晚期武則天亂政起,唐朝周邊形勢急劇惡化。突厥脫離唐朝統治,重新獨立,建立後突厥汗國,不斷南侵,武則天對其毫無辦法。同時吐蕃吞併唐朝屬國吐谷渾,不斷進犯唐朝,屢次攻入河西走廊,並一度侵佔了安西四鎮。武則天統治下,"突厥橫行於北地,吐蕃跳梁於西陲",此種窘境,無疑會刺激周邊各族對武周的蔑視和不臣之心。

促成"營州事變"的第二個原因,是武則天的錯誤政策導致唐朝內部的弱點全被異族所掌握。明末顧炎武曾總結了這一歷史教訓:"武后時,外國多遣子入侍,其論欽陵、阿史德元珍、孫萬榮等,皆因充侍子,得遍觀中國虛實,其後竟為邊害也。"顧炎武的這一見解十分深刻。吐蕃論欽陵、突厥阿史德元珍、契丹孫萬榮,三人都曾經在長安充當侍子,對於唐朝內情十分了解,其一旦發動叛亂,危害就十分巨大。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篡唐為周的武則天

導致"營州事變"後不可收拾局面的更深層原因,是武周內部存在的"武李之爭"。武則天篡唐不得人心,其任用的武家人物,皆為貪婪無能之輩。武周內部一直存在著"扶李滅武"的思潮。這種矛盾,也看在了周邊異族的眼中,被其充分利用。突厥可汗默啜就打著幫助李家恢復唐朝的旗號入侵中原,令武則天狼狽不堪。

由於內外重重壓力的存在,武則天一直沒有徹底滅李立武,正式樹立武氏的繼承人地位。但武則天對武氏在"李武政權"中的地位一直不滿足,她不甘心武氏永遠都居於幕後,總想變李家皇朝為武家天下。在她看來,"營州事變"正好為武氏家族之人提供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因此她派出討伐契丹的數次統軍元帥均為武氏人物,但這些人既沒有軍事才能,更不得人心,所部將士不肯用命,上下離心。深知中原內情的孫萬斬,乘機提出了"何不歸我廬陵王(李顯)"的口號,聲稱其進兵中原並非入侵,而是為了扶李滅武。這種政治宣傳起到了很大的分化瓦解作用。在孫萬斬之亂的後期,其竟然成功的在河北招募到了不少漢人加入其軍隊,如何阿小、馬行慰、楊奉節、李懷璧等叛軍重要將領,均為漢人,其中有些還是朝廷命官。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營州事變前的武周

"營州事變"給後世帶來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其直接影響,首先是嚴重影響了武周(唐)軍的軍心士氣,逆轉了中原漢人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心理優勢。當時稱霸草原的遊牧民族是突厥,契丹勢力相對較弱,與後來的遼國不可同日而語,因此並不放在唐朝眼裡。在營州事變剛剛發生的時候,武周對於契丹極為蔑視,認為只是區區小敵,可以輕易蕩平,而交戰結果卻是周軍一再慘敗。如西硤石谷一役,先是張玄遇、麻仁節被契丹生擒,"將卒死者填山谷,鮮有脫者";隨後,後軍又中了誘敵之計,"契丹伏兵於中道邀之,全軍皆沒"。次年的東硤石谷之役,更是慘不忍睹,總管王孝傑戰死,17萬軍隊匹馬無歸。如此慘敗,即使在唐軍對陣突厥時也未曾有過,對於整個軍心士氣打擊極大,唐初以來建立的漢人對遊牧民族軍事上的優勢心理蕩然無存,恐突厥恐契丹心理開始出現。

鮮為人知,安史之亂前六十年,這場叛亂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起點

營州事變"的另一重影響,則是摧毀了唐朝的東北邊防體系,併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創造了條件。事變平息後,營州落入了突厥之手,在整個武則天統治時期,都沒能收回營州。直到唐玄宗開元五年,才恢復了營州都督府。但是,屢設屢廢,並不穩固,營州再也沒有恢復到營州事變前的地位。在營州都督府崩潰後,東北局勢大變,原本被營州都督府所控制的東北諸族失控。其中的靺鞨人在酋長大祚榮率領下東返遼東,建立渤海國,遼東地區漸漸脫離唐朝,此後數百年不復歸屬中原。而被營州都督府羈縻的18個羈縻州,其人口則被武周內遷到了幽州地區。這些羈縻州所居住的契丹、奚、室韋、高句麗、靺鞨、突厥、粟特等民族,改變了幽州的人口構成,成為後來安史叛軍的主力部隊,是安祿山得以崛起的基礎。安史亂後,幽州及營州地區落入安史殘黨之手,契丹、奚坐大,渤海自立,是後來遼國興起的遠因,甚至是宋朝面對北族數百年屈辱和女真金國興起的肇端。營州事變的惡劣影響,可謂極為深遠。

對此,著名的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曾說: "久視元年,武后使李楷固、駱務整討其餘黨,平之,然奚、契丹遂臣突厥,營州不復可理,耶律氏之坐大,兆於此矣。方事之殷,營州境內諸"夷州",多內遷河南,神龍時乃還治幽州,又為安史造亂及亂平後河北諸鎮負固不服之由。故李盡忠之亂,雖不久勘定,其關係實絕大也。不僅此也,因契丹之動盪,靺鞨之內屬者,亦不得安其居,而走歸故土,遂開滿族興起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