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石碣強化區域科技創新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何建文)為企業解決電子信息產業檢測技術問題,實現電子信息設備“當地生產、當地檢測、當地出廠”,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力;由政府主導,聯合知名院校共建東莞北部首個專業產業加速器園區,將打造成為水鄉片區最具標誌性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日前,廣東省質量監督電子信息配件檢驗站(東莞)、華科城·智谷加速器園區、石碣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在石碣鎮揭牌亮相,進一步強化區域科技創新。

R&D投入佔比排名全市前列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丘瑞清,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冠梓,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鬍熾海,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張國軍,石碣鎮委書記羅曉勤,鎮委副書記、鎮長劉建俊等參加了揭牌啟動儀式。

三大科技載體建設是石碣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的重要體現。據悉,廣東省電子信息配件檢驗站(東莞)、華科城石碣·智谷加速器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創新資源項目庫。

石碣聚集500多家國內外著名電子製造企業,電子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先後被評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具有電子產業集群獨特集聚和輻射優勢。

羅曉勤說,去年石碣全鎮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5家,新增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4家,86家企業累計申報“機器換人”等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達8.5億元,實現5億元以上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全覆蓋,R&D投入佔比排名全市前列。“省站—加速器—科創中心”在石碣投入運營將進一步為科技創新提供便利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服務體系。

據瞭解,廣東省電子信息配件檢驗站(東莞)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石碣鎮政府共建,致力於為企業解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的檢測技術問題,尤其是針對產品存在的多發性、共性質量和技術問題展開調查研究、科技攻關,強化原材料到成品的設計、研發中試、製造、檢測環節服務,為電子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電子信息設備“當地生產、當地檢測、當地出廠”,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力。

廣東省電子信息配件檢驗站(東莞)實驗室場地位於石碣鎮華科城四樓,實驗室面積約2200平方米,總投資1800萬元,擁有近60臺(套)高精尖環境可靠性相關檢測儀器設備,是專業從事電子信息產品配件檢測的權威的省級檢測機構。

丘瑞清說,石碣是全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希望廣東省電子信息配件檢驗站(東莞)能夠按照打造國家一流領先省站的標準,加強能力建設,發揮六大平臺的作用,努力服務好地方企業。

將打造水鄉片區最具標誌性高科產業園

“‘省站—加速器—科創中心’的正式運營是東莞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件大事。”張冠梓說,希望石碣以此為契機,對接國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部署,爭當優質產業集群發展的“排頭兵”;對接廣東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部署,爭當創新資源集聚的“風向標”;對接東莞打造創新驅動升級版的部署,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加快集聚發展科技研發、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現代生產服務業。

在石碣同富西路,緊臨莞深高速出口和環城路,一棟高檔的辦公樓映入眼簾。華科城·智谷加速器是由石碣鎮委、鎮政府主導,石碣鎮經濟發展總公司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工業研究院合作共建的東莞北部首個專業產業加速器園區,是以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再孵化為發展目標,為其快速成長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更新的技術支持和更強的服務能力而建立的服務載體和服務平臺。

華科城·智谷加速器佔地面積50畝,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一期預計投入約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改造和運營,立志打造成為水鄉片區最具標誌性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其建成標誌著華科城在石碣建設“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鏈條孵化體系完美落地。目前該園區有8家企業入園,共計擁有專利11項,計劃於今年底前引進高新科技企業6至8家,明年4月底引進高新科技企業10至12家。

依託知名院校實現資源整合發展

科技信息交流、產學研合作對接、共性技術研發、應用技術推廣、科研成果轉化、共建實驗平臺、產業調查研究、產業鏈協作、人才培養引進……這是石碣科技創新中心展示的設置功能與服務內容的願景。

石碣科技創新中心位於華科城·石碣創新科技園一樓,功能定位是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面向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支撐為目標,承載政產學研結合特色的區域協同創新平臺。石碣科技創新中心重點瞄準高端電子信息與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方向,依託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協同本地公共科技創新平臺,整合社會專業資源,共同提供多元化創新服務。

東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朱寶玉說,石碣是廣州、深圳的中間點,應該利用好地理位置的優勢、抓住機遇,加快集聚發展科技研發、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石碣社會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石碣作為數碼產業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應該要在科技產業成果突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孵化器育成體系建設、科技金融融合發展方面走在全市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