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爲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 總第1033期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近日有媒體報道,今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將迎來6名本科畢業生,其中一名原為新鄉某小學任職兩年的教師,一名為退役五年的軍人,一名原211院校畢業生。

他們選擇重新參加高考到專科學校讀書的原因驚人的一致:就業前景好。而被問到是否在意“學歷降級”的時候,幾個人紛紛表示不會。針對他們的選擇,教育專家表示,這“不是倒退”,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一種表現呼籲廣大社會人士積極看待。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分析一下整個事件。

作為主人公,回爐重造的動機無非是不滿意現在的工作、生活,想要進入鐵路單位卻發現專業相差甚遠,於是一狠心乾脆重頭再來。而所謂不在意“學歷降級”到底是因為自己已經有了更高的學歷支撐,還是想到進入鐵路能得到的薪資待遇沖淡了一切煩惱,亦或者是兩者皆有?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我們注意到,除了這幾位“大齡”回爐重造的社會青年,還有三位高考成績均超過一本線的應屆畢業生也選擇了這所專科院校,而且這是他們唯一填寫的高考志願。其中分數近600分的學生表示,自己從小對鐵路交通充滿興趣,所以並不在意這個學校到底是專科還是本科。

相比之下,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那些多少年後頂著家庭、社會多方壓力回到校園的成年人,當初為什麼沒有作出明智的決定呢?

據一項全國調查顯示,目前大約有42.1%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65.5%的學生表示有可能的話將另選專業。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可是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入學之後想要調專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般來說方法不外乎兩種:考入本專業前N名(一般為個位數)或者讓父母花錢轉系。無論哪一條路走得都不容易,前者費心,後者不忍。

知乎專欄,關於“選錯專業”上百個問答裡,每一句都寫滿了迷茫。

可見這個問題並非個例,而是我們國內教育的普遍現象。

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迎來大學通知書卻不是自己想學的專業。未來多少年後“亡羊補牢”的前提是家人支持、經濟條件允許、年紀尚輕......為什麼要用99%的精力努力學習卻只用1%的時間決定人生呢?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追本溯源,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好好讀書=好成績=好大學=好未來”,他們被耳提面命著一定要將學習的重要性深刻於心,卻不知道很多時候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

從家長角度來說,我們國家對子女的教育重視程度整個社會有目共睹。但是很多父母因為自身的侷限性在教育上盲目跟風,一味追求好成績、不惜重金讓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外輔導班,卻鮮少主動發覺孩子本身的興趣所在,即便發現也不會鋌而走險放棄傳統求學路。

因為在父母眼裡,按部就班意味著降低風險。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一位大三學習英語專業退學的網友談到,自己從小對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父母不知情的時候看了許多相關書籍。大學報志願的時候曾經和家人發生過激烈的爭吵,最終妥協。因為爸媽幾乎發動了所有自己可以找來的親戚,向自己證明“學哲學的腦子都有問題”、“英語更好就業”。於是他不情不願,成了一名英語系的學生。

然而性格內向,口語基礎差的他,三年來在班裡的成績一直處於下游,也很怕在人前交流。一來二往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最終決定退學。只是現在他已經沒有了重新學習哲學的勇氣,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喜歡什麼,能做什麼,只知道自己討厭英語。

如果當初沒有父母的強勢干預,這一切本可以避免。我們不能總是習慣性地站在現在社會發展階段、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衡量孩子喜歡什麼“有沒有用”,殊不知360行,行行出狀元,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從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角度而言,我們對學生的職業規劃的引導是很缺乏的。

記得《東京女子圖鑑》中有這樣一幕:女主角拿到學校分發的未來就職意向書,陷入思考。寫下自己喜歡的職位之後被班主任約談,告訴她以她現在的成績想要進入這樣的行業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時鏡頭裡的女主角還在唸中學。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藝術來源於生活,日本從2006年開始就擴大了職業課程的選修項目,加強了生物、生命科學、製造業、通用技術類等科目,積極要求學生們從小對未來進行規劃。美國職業教育生涯從6歲開始,澳大利亞在高中會考中加入10%的學習計劃,要求學生們深入思考未來,自行選擇感興趣的課程.......

我們國家在這些方面,還相差甚遠。

學校裡,學生人數多老師精力有限,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長並加以鼓勵。應試教育總體上最重要的仍然是卷面成績,對學生規劃未來缺乏引導。社會推崇名校、高考狀元,輿論環境對職業技術學校嗤之以鼻,無形中縮小了孩子們的選擇氛圍。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於是就出現了新聞上的本科生回爐讀高職的一幕。

但是總體而言這也代表著一種進步,最起碼說明有人已經開始停下腳步、不再抱怨,而選擇了直面困境,為改變生活做出努力。

在此希望今後的孩子除了低頭學習更多地要問問自己將來要做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有勇氣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這大好的年華。父母們少一些擔憂和干預,不盲目跟風,不用有色眼鏡武斷否認孩子的想法。

希望未來我們身邊面對的是越來越多對自己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生活無比希冀的年輕人,而不是一群三十大幾被寫上新聞、需要一群陌不相識的專家挺身而出幫助辯解的“回爐生”。

河南6名本科生讀高職:為什麼花99%時間學習,1%時間選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