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康愛探視

十多年來,參與過各種愛心社團組織的大病探視活動,對於這類探視,我並不陌生,每次探視完畢,心情總會低落幾天,微薄的籌資對於大病患者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漸漸地對於這類探視也就很少關注了。

2016年2月28日,一個素沒謀面微信朋友發了一條“康愛公社”的鏈接,當時是“抗癌公社”,很隨意地點擊進去,被“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吸引了,逐後瞭解到:加入社社員通過均攤、一人一次一兩塊錢(甚至更少)的方式,為不幸社員籌集最高35萬元的醫療和其他生活費用,解決大病醫療費問題。

同時,抗癌公社創造的“湊份子”式抱團取暖、風險共擔的模式,讓人人可以不再因病致貧。

更吸引我的是,公社把尊嚴留給受助者的理念,在抗癌公社,資助是義務,退出有自由;受資助是權利,傳遞尊嚴。

於是,我也成為康愛公社中的一員,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每月幾毛錢甚至更少就能幫助一個家庭,何樂而不為?

不久,我申請加入探視團,獲得批准,那時起,很想參與探視,一者見證公社的真實性,二者為因我宣傳而加入公社的社員負責。

然,此後過了兩年公社真空期,組織失聯了,儘管如此,我仍保持充值的餘額,想法還是很簡單,如果公社真實存在,一月幾毛錢就能幫助一個家庭,何樂而不為?如果不真實存在,一個月也就沒了幾毛錢,於生活無礙。

今年年初,在一個志願者群,再次看到了康愛公社的鏈接,和群裡的志願者聊起我與公社失聯的情況時,群裡的社員邀我進了茂名的一個公社群。

找到組織使我有機會參與了2018年8月9號的探視活動。

2018年8月9日上午10點,康愛公社茂名探視團成員一行13人來到電白何先生的家裡,瞭解到互助社員何仔於2018年04月20日下午五時許在電白縣新湖農貿市場不慎摔倒,後被警察送往電白縣中醫院進行了簡易包紮回家,2018年04月22日凌晨,社員何仔的弟弟何先生髮現他病情惡化,後經積極治療無果,於2018年05月14日晚上去世。

探視團帶來了公社全體成員溫情的問候,同時瞭解到何先生家庭情況,為公社對何先生一家給予互助提供了事實依據。

我的第一次康愛探視

我的第一次康愛探視

我的第一次康愛探視

我的第一次康愛探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