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評》索亞斌評《江湖兒女》:影像書寫自傳 聚焦時代情懷

《今日影評》索亞斌評《江湖兒女》:影像書寫自傳 聚焦時代情懷

繼三年前廣受好評的《山河故人》之後,賈樟柯導演攜新作《江湖兒女》再度入圍戛納電影節。這部電影將他以往的經典作品串聯起來,形成了一部個人影像自傳,擁有賈樟柯的鮮明烙印。9月18日,《今日影評》特邀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為觀眾讀解《江湖兒女》,索亞斌認為這部作品用影像回顧了賈樟柯自身的電影歷程,堅持將鏡頭聚焦於社會轉型時期人物個體的掙扎與悲歡,重拾了逝去的時代情懷。

影片用寬廣時空關注底層邊緣人物

立體化展現現代觀念與江湖道義的衝突

《江湖兒女》這部電影的時間線綿延19年,空間跨越7700公里,展現出了一幅史詩性的壯闊圖景。索亞斌在《今日影評》中指出,電影以《江湖兒女》為名,是為了敘述在社會底層和邊緣的小人物的故事。“江湖”這個概念,最早起源於中國的俠文化,隨著近現代武俠小說與影視作品對它的引申發展後,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字化、影像化的符號。賈樟柯在《江湖兒女》中更強調“兒女”二字,它指代的是被江湖規範所影響的人群。

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觀念與動盪的現實之間產生的矛盾,會給予“江湖兒女”以尷尬、迷茫的心理感受,“江湖兒女”就是這樣一群迷茫的人。索亞斌指出,賈樟柯的電影總有些許人會被時代裹挾、拋棄的意味,但是電影中的主人公總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他們隨著時代前行,雖然隨波,但沒有逐流。

賈樟柯力圖打造的江湖,傳神地延續了香港電影中所體現的道義與現代觀念的衝突。電影中趙濤所扮演的主人公秉持的傳統道義與俠義精神也在社會發展中不斷遭遇窘境。不過,索亞斌在《今日影評》中認為,香港的“江湖”電影主要是為了觀眾在觀眾體驗中達成情緒的宣洩,但賈樟柯的電影不是情緒的出口,而是讓觀眾更深入地接觸現實、認識現實、反思現實的入口。

賈樟柯在《江湖兒女》中也埋藏了許多值得觀眾挖掘的細節,這些細節體現了《江湖兒女》與賈樟柯過往作品的關聯。例如,《江湖兒女》的結尾,女主角趙濤的黯然離去與《山河故人》中的如出一轍。

《今日影評》索亞斌評《江湖兒女》:影像書寫自傳 聚焦時代情懷

《江湖兒女》被眾多影迷津津樂道的還有賈樟柯在電影中慣用的文化符號,如“卡拉OK、關公、飛碟、歌舞廳、廣播站”等元素,影片中所選用的歌曲也是港風依舊。索亞斌在《今日影評》笑談,有人曾說賈樟柯是華語電影“DJ王”,因為他是用流行歌曲還原年代最早也是最好的導演之一。

賈樟柯創作手法擺脫寫實主義束縛

堅持對逝去生活情懷的挖掘

在《今日影評》中,索亞斌認為賈樟柯的電影一般被定義在現實主義或寫實主義的範疇內,但他在某些作品中也加入了超現實主義元素,這些元素的加入是為了將觀眾從過去電影完全表現現實、複述現實的規律中解脫出來,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讀解角度,帶有些許後現代意味。

除《三峽好人》之外,賈樟柯的電影一直把鏡頭對準故鄉,觀眾總能從中讀到一抹鄉愁,索亞斌認為這並非是賈樟柯個人創作的侷限。他指出作者理論的核心觀念即導演一輩子只拍一部電影,這意味著在導演的創作生涯中都會秉持著一種貫穿始終的理念,理念會隨著作品的成熟而發展,作品也會隨著理念的發展而變形,而關鍵在於作者能不能堅定的站在自己選擇的理念上,並深挖其價值內核。

《今日影評》索亞斌評《江湖兒女》:影像書寫自傳 聚焦時代情懷

中國改革開放40年間,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的狂飆突進中,賈樟柯用底層人物的存在提示著這個社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慢慢遺失的價值。他在影像的歷程中拾取邊緣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用鏡頭關注個體,關注底層的普通人,關注那些即將消失的美好。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週一至週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