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名叫「斗米蟲」的蟲子,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幽默乖巧


鬥米蟲,這個名字奇葩吧,一條蟲子的名字還叫的這麼有特色,呵呵。其實鬥米蟲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在古代,老百姓們用一斗米才換得一條蟲,所以才被老百姓稱為“鬥米蟲”。



鬥米蟲全身乳黃色,跟蠶差不多大。鬥米蟲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具有舒筋通絡,消積透疹的作用,經常用來治療筋骨疼痛,小兒疳積等症狀。鬥米蟲也可以用來治療麻毒內陷,小兒營養不良等症狀。

在民間,農村老百姓經常用鬥米蟲來治療小兒疳積,方法就是把鬥米蟲焙研成細末,摻入粥裡,攪拌均勻然後食用,就可以治療小兒疳積。



農村老百姓也經常用鬥米蟲來治療筋骨痛,方法就是把鬥米蟲研成末,然後用甜酒送服,就可以治療筋骨疼痛。

鬥米蟲除了藥用價值還有食用價值。鬥米蟲的幼蟲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八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種營養元素,經常食用鬥米蟲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是大補。而且有些地方還流傳著端午節吃鬥米蟲的習俗。



鬥米蟲的食用方法是比較多的,可以把鬥米蟲烤乾以後,和雞蛋一起炒著吃;也可以烘烤乾以後,研成細末,放在粥裡吃;也可以把鬥米蟲搗爛搗碎,然後用開水沖服。無論是哪種吃法,鬥米蟲的營養價值都是很高的。

鬥米蟲的功效還有很多,朋友們可以補充一下。


幽默梅花


農村名叫“鬥米蟲”的蟲子,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鬥米蟲並不是大米中的蟲子,它也不吃大米。這種蟲子長得和家養的蠶很像,不過它不像蠶一樣是白色的,而是全身乳黃色的,但是大小都差不多。

鬥米蟲一般生長在一種長滿倒刺的灌木叢中,之所以有這個名字,那是因為在古時候和,有“一斗米”換一條蟲子的說法,所以也就叫“鬥米蟲”。

鬥米蟲入藥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這種蟲子又名“鳥不踏刺蟲”。這主要和其生存的環境相關,鬥米蟲主要是在雲實刺樹裡面,專吃樹心,而這種樹上長滿了倒刺,所以鳥也不敢在其上面棲息。

關於鬥米蟲的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等醫學著作中都有記載。中醫上認為鬥米蟲有消積透疹,舒筋通絡的功效,並且對於麻疹透發不快,筋骨痛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療效。

不過在民間,鬥米蟲的用處更為廣泛。在很多的民間偏方中都說,食用鬥米蟲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對於麻毒內陷、痱疹、無名腫毒、對肝腹水、肝硬化、血液病等有顯著療效。

鬥米蟲的功效,其中一個廣為熟知的那就是鬥米蟲可以治療小孩子厭食症、哭夜尿床等非常有效果。除此以外,鬥米蟲還對小兒發育遲緩、流口水、磨牙、痔瘡和筋骨疼痛等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鬥米蟲中含有多種我們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質,確實對提高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有著很顯著的作用和效果。而且鬥米蟲的食用方法也簡單,只需要簡單用火烤一下,然後就可以直接吃下去,香味濃郁,口感極好。

聽說目前這種蟲子在市場上一條就能賣到近百元,而秋季正是鬥米蟲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人也常去山裡挖鬥米蟲,場面也是非常的壯觀。


農夫也瘋狂


農村名叫鬥米蟲的蟲子,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鬥米蟲這個蟲主要作興於浙江地區,我是浙江人對這鬥米蟲瞭解較深入,這個鬥米蟲實質是桑天牛蛀入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兩面針,飛天蜈蚣)藤莖內的幼蟲。因芸香科植物富含芳香油,生物鹼,而蛀入植物的桑天牛幼蟲在幾乎於密閉的空間內,食宿活動幾個月,其生長過程中細胞浸透於芳香油,生物鹼中,其體內蛋白等均含比例較高的這些植物成分。而這些植物成分中所含殺菌,鎮痛,揮發理氣,消脹,化食積全部存在於鬥米蟲體內。



中醫中應用於水劑煎煮方法取得植物這些成分,其中在水煎過程中,揮發油類損失揮發了不少,效果方面沒法與比桑天牛幼蟲(鬥米蟲)存在於動物蛋白質細胞中成分瞬間烤焦香立即封存,和動物性與人動物性吸收好。也就是這些植物有效治療藥成分,經過桑天牛幼蟲消化貯存後,人們烤香食用吸收上會好得多,效果迅速,特別是對幼童。這些鬥米蟲具有了芸香科溫中理氣,祛風行氣,散結止痛,消除食積,還有對多種癌細胞迅速進入明顯抑制作用,又具有其它昆蟲類食用吸收營養價值。所以鬥米蟲營養價值加其藥用價值是真得比一斗米價值高多的。



鬥米蟲功效,行氣,止痛,祛風,化積,可作幼童化積食,可作風溼疼痛,閉經等治療。


老艾葉


鬥米蟲之所以會叫鬥米蟲,也許有人會以為它可能是生長在米里,但其實它是寄生於豆科植物雲實樹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全身乳黃色,長的和蠶蛹很像。

鬥米蟲只認準雲實樹,它從雲實樹根部鑽一個小孔,進入樹內,專吃樹心。因為雲實樹長滿倒刺,所以鬥米蟲又叫“鳥不踏刺蟲”。

而且因為長滿倒刺的雲實樹的保護,連鳥類都無法停留在雲實樹上,更不用說捕捉樹幹內的鬥米蟲了,所以這蟲又有"千年鳥不食"之名。而正因為此,又加上雲實木非常的堅硬,人類想要捕捉鬥米蟲也非常的不容易,又因其營價值非常高,又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可以說是一蟲難求,所以在古代有一斗米換一條蟲的記錄,“鬥米蟲”的名稱就這麼叫開了。

民間盛傳,“鬥米蟲”具有強身健體、清涼解毒、生津開胃的奇效。在浙江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種習俗,就是在端午期間,只有吃上一盤“鬥米蟲”,才能算真正過了端午。

據民間流傳的一些中藥典籍記載,鬥米蟲性味辛,甘,溫。入肝、 脾經。 有消積透疹,舒筋通絡的功效。主要用以治療小兒疳積,麻疹透發不快,筋骨疼痛等疾病。

由於鬥米蟲的療效很好,特別是對小孩“疳積”引起的厭食、哭夜尿床等有特效,在民間一直應用至今。在浙江一帶非常盛行用鬥米蟲治小兒疳積:將適量的鬥米成烘乾後研成細末,摻入粥內拌食,多食用幾次。服食鬥米蟲期間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將適量鬥米蟲烘乾後和雞蛋一起炒食。用此法對兒童發育遲緩、流口水、磨牙等也有不錯的效果。

在浙江民間中藥典籍中還記載了用鬥米蟲幼蟲二條,搗碎,泡開水送服。可以治小兒麻疹失透。

在江西民間草藥手冊上則記載有用鬥米蟲烘乾研末,每次取兩到三分用甜酒送服,可治筋骨疼痛。

另據現代研究,鬥米蟲含抗菌蛋白、幾丁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質。這些特殊的活性物質對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有著顯著的作用和效果,是抗病菌、抗病毒、抗腫瘤的珍貴生物醫藥資源。

歡迎關注陌上花開且緩歸!本文嚴禁抄襲、轉載!一經發現,投訴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