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导 读

新高考是最近家长和考生最关心的话题,对于新高考很多人仍有许多疑虑,今天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卫老师就来和大家聊聊新高考及其带来的变化,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浙沪两地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浙沪两地的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简单概括两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两个简称醒目形象——“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所谓“3+3”指的是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浙江省3门选考科目每门100分,上海市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同时,两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对于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从以往单纯看一次高考成绩变成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依据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3+3”。此外,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对此,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传统高考如桌餐,现在的方式有点像自助餐,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此外,外语考试也由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可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系看起来复杂,但背后的价值指向十分明确——鼓励学生个性需求、高校多元选拔,同时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今年2018年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共有9个:辽宁、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和重庆。再加上之前已经开始新高考的5个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目前共有14个省市开始新高考了,对于还没实行的省市,各位家长必须要提前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新高考带来新挑战

新高考也带来了新挑战。新高考考试科目排列组合多元(20种方式),还有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也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对于高校来说,不同专业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选科的难度,毕竟要在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与高校要求之间兼顾平衡。

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也与以往不同。浙江省从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的方式,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从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高校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将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直接投档到该院校专业,专业调剂将成为历史。

新的教学生态形成

新高考给了考生在选考科目、填报志愿上的多元组合选择。这无疑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

考生、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新高考其实是件好事,学校要做的是让考生和家长尽快熟悉规则,填报志愿时做到心中有数。

其一,对学生而言,选择自主权大了。新的统一高考模式的核心是文理不分科、语数外3门必考、选考科目6选3(浙江是7选3)。目前北京市已有78%的学生突破了传统的“文科”、“理科”的科目选择,让学生“学其想学、考其所长”得以体现。

其二,对学生而言,扭转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选考科目和外语都有两次考试机会,“一考制”的弊端和压力在减小弱化。

其三,对高中学校而言,新的教学生态正在形成。选课制、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等成为新常态。

其四,对高校而言,采用“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新模式,由原来的“投档到学校”转变为现在的“投档到学校的某一专业”。

这一方面释放出强烈的专业建设导向,突出高校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校际学科均衡发展的导向,与我国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高考可以提出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择更适合的学生。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新高考考试和时间的变化(浙江省为例)

考试科目:3(必考)+3(选考)

必考:语文、数学、英语

选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 7门选3门。

学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10门全省统考。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门由各市组织实施。

成绩满分:750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物化生政史地技)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由考生从中选定1个语种参加考试。各语种均含听力考试。听力残疾考生免外语听力测试,听力残疾考生信息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学考/选考

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满分30分),“加试题”考试内容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选考满分100分。

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1小时,选考考1个半小时。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他既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

院校各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范围至多有3门。考生填报志愿时,自己选报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报考院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

考试时间

  • 选考、学考时间:

一年两次,4月、10月各一次。每门学考科目,最多可以考2次,如2次都不合格可以增加考试机会。

  • 语文、数学:

(1)作为学考:2科满分各100分。跟学考同时考,一年两次。

(2)作为高考成绩:2科满分各150分,在每年的6月安排考试,仅限当年高考考生参加。

  • 英语:一年考两次、一考两用:

(1)作为学考:10月考。

(2)作为高考成绩:6月与语文、数学同时考,满分150。仅限当年高考考生参加。

以卷面实际得分计入高考总分。两次考试的学考等级和计入高考的卷面得分均由学生选择一次使用。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新高考专业要求的变化

新高考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不是按照文理来选择专业,而是按照选科来确定专业,比如: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上海交通大学选考要求为物理、化学,南开大学要求为化学、生物,南京大学则要求为物理、化学、生物,而北京的考生想学临床医学要求还不同,要求物理+化学。

以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对选考无要求,西南交通大学限定了选考专业为物理或化学之一。

由此可见每个学校要求都不同,学校针对每个省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个需要各位家长关注自己省招办的通知要求,根据具体院校的具体专业要求来选择选科科目。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山东高一的学生,她选择的科目是物理+化学+地理,我问她为什么选物理,她说她喜欢物理,我说那你物理现在成绩高吗?她说不高,选了以后,在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挺难的,然后我给她做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这个孩子的逻辑智能不高,只有25分,这个智能学物理根本没优势,而且适合她学的专业是经济学、管理学还有法学,这3个专业,高校一般都不要求选物理,那么这个孩子选择物理是非常不好的,而且还拉低了她的高考分数,后来我让她妈妈去把物理换成了生物。

所以对于即将实行新高考的高一学生们,你们一定要先确定以后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然后再选择专业,然后再根据院校要求和智能分析来选择自己要选的3个科目,而不是盲目的看别人怎么选我就怎么选,自己喜欢什么就选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一旦参加选考考试了,就再也不能换了,所以请各位家长一定帮助孩子选好选科科目。

新高考分数计算的变化

学考划ABCDE5级,高考选考划21级并报告给学生,并按下表的对应关系赋分,在招生录取时计入高考总分。

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就目前来看,浙江、上海、天津的赋分方式基本相同,这种方式会导致考试分数不同,但是赋分计算高考总分相同,会出现一个分数有1000多人的现象,给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造成更大的困难,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

新高考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新选择,更能体现学生的特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提前了解,提前准备,才能让学生在众多的考生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孩子选择理想大学。

关注│机遇or挑战?高考改革这把双刃剑你要怎么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