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9月16日,风王“山竹”袭击信宜,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各部门各镇街全力以赴投入防御台风工作中,将“山竹”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模范人物,信宜市人民检察院挂任池洞镇东安南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陆枕戈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

提前驻扎挂钩村,密锣紧鼓做防御

9月15日早上,风王“山竹”还在千里之外,陆枕戈同志接到上级指示后,简单地收拾行囊便匆匆赶赴池洞镇东安南村备战防御台风工作。作为“第一书记”,他事事当先:第一时间参与主持召开东安南村防御台风“山竹”的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带头巡视检查河堤安全状况,督促做好河堤防护工程;率先走家串户,积极动员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居住。台风来临前,共成功转移群众24人,集中安置19人。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主持召开东安南村的防御台风“山竹”工作会议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巡视河堤,排查隐患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动员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向群众送达的关于转移到安全地带居住的通知


转移群众遭冷落,不畏拒绝耐心劝

9月15日,我市艳阳高照,丝毫未有台风踪迹,部分群众对于转移到安全地带的通知不理解,不认同,不理会,其中就有一对住泥砖房的老夫妻,无论是儿子劝说还是儿媳亲自开车前往接他们出市区,均不为所动。陆枕戈同志和工作组的同志不惧困难,多次到老夫妻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成功说服老奶奶转移到安置点。但老爷爷三番五次拒绝工作组的劝说,后来更是避而不见去放牛,转移群众的工作陷入困境。16日19时许,风王“山竹”压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老爷爷放牛还没回到家,这可急死人了!陆枕戈和工作组的同志立即分成多组寻找老爷爷,最终在山上找到了老爷爷。老爷爷被同志们的真情所感动,最终自愿转移到安置点。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和工作组的同志劝说老奶奶转移到安置点

八旬母亲在家摔倒,心系灾区坚守岗位

9月16日早上,台风未到,暴雨先来,台风威力不容小觑,防御工作到了攻坚阶段。9时许,陆枕戈同志接到邻居的紧急电话,得知其老母亲在家摔伤。在这节骨眼上,陆枕戈同志心急如焚,这边防御工作时间紧迫,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熟悉了解工作情况,难以走开,那边是自己的母亲,多年患高血压且行动不便,摔倒事情可大可小……但是职责所系,重任在肩,无法离开岗位,陆枕戈同志赶紧通过电话联系其弟弟,嘱其弟照顾好母亲,立刻又投入到转移群众的工作中。直到忙到当天深夜,才抽得时间电话关心母亲的情况,得知母亲已无大碍,陆枕戈同志如释重负。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我院慰问陆枕戈同志的母亲

半夜无眠,心忧水位

东安南村在2016年遭遇了“5.20”水灾,2017年遭遇了“6.22”水灾,今年又遭遇了“9.01”水灾,几乎是逢大雨必浸,成为了每个东安南村民心中不能言说的痛!水位是必须时刻关注的重点,16日晚凌晨1时,2时,3时……陆枕戈同志在“山竹”肆虐之夜,每隔一个小时就身披雨衣,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到河边查看水位,并及时将数据报送镇政府。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夜查水位

个人吃苦不是事,群众吃住无小事

在东安南村的两天两夜,停水停电,没有洗澡的条件,吃饭只求饱腹,陆枕戈同志没有半句怨言,心中关心的只是在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能不能吃饱睡好。安置点的条件毕竟不比家里条件好,陆枕戈同志担心群众有情绪,坐下与群众话家常,讲政策,消除群众对安置点的抵触情绪。做好的饭菜首先供应给群众,保证群众先吃饱,群众对这个“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逆风者︱风王“山竹”背后的好书记

图:陆枕戈同志查看安置点群众的用餐情况

陆枕戈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不叫苦,不喊累,不抱怨,始终站在防御台风的第一线,深得院领导、镇党委的好评,被广大村民称赞为好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