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紧急防控专题!必须要知道的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非洲猪瘟最早见于肯尼亚,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非洲猪瘟疫或疣猪病。

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致死率高、皮肤发绀以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妊娠母猪流产、水肿为特征。死亡率可高达100%。该病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报告的动物疫病,被我国农业部定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猪的最可怕的流行病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高传染性、传播方式的变化多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缺乏特效疫苗。非洲猪瘟已经对全球的猪肉生产和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2014到2017年,东欧和俄罗斯由于非洲猪瘟病死和扑杀的猪只达八十万头,2014到2015年,因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仅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四个国家的猪肉出口额下降达9.61亿元美元,在俄罗斯,2011年因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达2.67亿美元。

一、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紧急防控专题!必须要知道的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蜱虫从疣猪传染给家猪,那时人们主要是通过阻止家猪同疣猪的接触来控制疫情的蔓延,因为没有人为的干涉,非洲猪瘟并不能传播很远的距离,因此这样来说,我们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可以预防的。

具体来说就是限制人员和车辆的随意进出,不要随意将人吃剩的食物喂猪,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严格进境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的检疫。

疾病的传播要通过感染的活猪或饲喂未煮熟的含有非洲猪瘟感染的猪肉,一旦传播到猪群,即可通过与感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空气传播不重要。日常情况下,养殖户们要做好蚊蝇、蜱虫这类小型昆虫的消灭工作,制定合理的消毒政策。

病猪在发热前即可排毒;有些慢性感染猪可终生排毒;病毒可在康复猪体内持续存在一年,排毒达6个月以上。各品种猪及不同年龄猪群的易感性没有差异。直接与感染猪接触后的潜伏期为5-19d,被感染蜱叮咬后的潜伏期不超过5d,5-7d即出现症状。

二、临床症状

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最急性型发病猪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些病猪的临床症状同急性型。病死率高达100%。急性型感染ASFV后潜伏期5-15天d,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温升高(41-42℃)。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扎堆,耳、鼻、四肢、腹部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和出血点,末梢等部位皮肤出现发绀,甚至有出血块;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猪一般常在发热后7d,出现症状后1-2d死亡。妊娠母猪流产,病死率高达100%。

「非洲猪瘟」紧急防控专题!必须要知道的防控措施!

亚急性型症状同急性型,但症状较轻,病死率低,持续时间长,仔猪病死率相对较高,病程5-30d。

慢性型死亡率低,表现为呼吸道及肺炎症状,大部分猪感染后能康复,但终生带毒,病猪通常可存活数月,但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很难康复,病程2-15个月。

三、鉴别诊断:

ASFV病变与猪瘟十分相似。最急性型常以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为特征。

「非洲猪瘟」紧急防控专题!必须要知道的防控措施!

本病体温升高初期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急性型的最显著病变是脾肿大,可达原来的几倍,脾又大又黑,极软易碎。腹腔内淋巴结出血严重,类似血瘤,结肠黏膜、肠系膜等多部位发生水肿;本病没有疫苗和药物进行紧急接种和治疗。

猪瘟在体温升高时就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淋巴结呈大理石状;水肿病变不明显;当猪瘟大面积发生时,再用猪瘟疫苗紧急接种,能使疫情减轻。可见,非洲猪瘟通常是先出现体温升高,后出现其他症状,而猪瘟则随体温升高,几乎同时出现其他症状,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

四、预防措施:

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三是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四是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搜猪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