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你要养家糊口,也只能说抱歉,该关门了

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环保一刀切、融资无门,贡献了中国60%GDP、50%税收和80%城镇就业的中小企业为什么最受伤?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二次“停工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8年的停工时间是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为期半年。

纵使你要养家糊口,也只能说抱歉,该关门了

生态环境部网站截图

停工城市范围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济源市)。

重点停工产业1

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比例不得低于30%

影响:采暖季钢铁产能有限产势必会引发供需的不平衡,进而钢材价格会迎来一波上升潮。然而钢筋材料正是建筑的核心,如若钢筋材料大幅上升会直接抬升开发成本。

重点停工产业2

2018年9月底前,各地完成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

影响: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会关停一批高污染性的装饰材料生产企业,对于精装修交付的房地产项目会产生一定影响。

重点停工产业3

自2018年10月1日起,严格执行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影响:如此严厉的政策,势必会引发部分水泥企业停工,加上最近不少地方的水泥,泥砂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水泥会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如此来,工程施工可能会进入巧妇无米之炊的困境。

“停工令”目标任务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产能淘汰和压减力度,对列入去产能的钢铁企业,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区域内完成48台共294万千瓦燃煤机组的淘汰任务;

2、加快清洁燃料替代。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等,加大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热电厂供热等进行替代;

3、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在2018年采暖季前,完成散煤治理15万户,共替代散煤45万吨,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地区,推广清洁煤替代散煤,总计替代约30万户。

“停工令”下主要失业工种

第1类:企业主

上述企业主。遭遇“史上最严环保政策”与“停工令”叠加,情况越来越糟。此处不必多说,谁是中小企业主谁知道,谁是工人谁明白。

第2类:建筑工

不夸张的说,外出打工的农民,有80%以上都集中在工地上。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小工每天能拿150~200元,大工每天能拿200~300元。与在家务农相比,在工地打工虽然累一点,但是赚得相对多一些,所以,不少农民会选择到建筑工地打工。然而,建筑行业是受停工令影响最大的行业,从10月1号开始,不少建筑工人或将被迫返乡。

第3类:挖煤工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煤的地方有很多,煤炭从业人员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少的心酸与努力。然而,煤炭行业也一直是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在此次停工令的影响下,不少煤炭企业或将被迫关停,而那些挖煤工人也将受到影响。

第4类:养殖工

除了建筑、煤炭行业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之外,养殖业也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随着这些年国家对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很多没有手续、环保不达标的养殖场也将被迫整改或者关停。在2018年停工令下达之后,想要避开国家检查,“偷偷干”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从事养殖业的养殖工人也会受到影响。

贡献GDP最高,受伤最深

供给侧改革、去杠杆、行政强制淘汰,倒闭潮、落后行业失业潮、淘汰产业降薪潮。层层传导、触目惊心、后背发凉,后知后觉必将被残忍淘汰。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

在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行业的广大中小企业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被一刀切式关停。现在自主创业的小企业基本都是70、80后的人群,肩上担负一家老小三代人的生计,他们就哀叹到:“像这样一刀切,让我们怎么活呀!”

纵使你要养家糊口,也只能说抱歉,该关门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次“京津冀”的停工令已经是第二次了。“停工令”确实可以改善环境,但这是长久之计吗?为了八旗贵胄的幸福生活,中小企业可以随时停产停工。但诸如:

1、停工停产后中小企业怎么生存?

2、还能不能接单?接了单是生产呢还是不生产呢?

3、停工停产后失业工人的遣散费谁拿买单,也许这笔费用直接就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破产。

4、这些停工停产的企业,6个月后要不要恢复生产,恢复生产后明年又会遇到第三次“停工令”,难道就这样循环往复下去?要知道本次已经是第二次重复了。

我们不能什么病都治嘴,要治根。

粗暴的行政命令,对于国家、企业的发展都是倒行逆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首都不让开,在其他地方开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在停工停产前,ZF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帮助这些企业转型的工作或计划。比如政策支持、财政补贴,技术扶持?要想首都蓝天白云天天见,这才是有效的方式,而不是暴发户式的粗暴和野蛮。

对不起,为保护伟大首都的蓝天白云,纵使你要养家糊口,也只能说抱歉,该关门了!

此文被hexie多次,最终以现在的mianmu出现,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