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改之下倒闭的企业本就该淘汰,不值得同情

“除了人力,中国什么都贵。”玻璃大王曹德旺感叹中国企业赋税高的同时,也勾勒出大多数中国企业生存的现状:靠压榨员工生存。

侧面说明了,这些企业本身毫无竞争力可言。既然是这样,何不让他们赶快倒闭呢?

税改之下倒闭的企业本就该淘汰,不值得同情

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都从OEM起步,再到ODM、OBM,而后自主创新、树立自主品牌。这种发展模式为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技术支持,买套设备,有点技术能力就开办工厂,引发山寨流行,并以高性价比迅速占领海外市场,造就了“Made in China”低端、价廉物美的形象。这种供给结构是本币升值后外贸出口不利,以及中国企业经常被反倾销调查的根源。

目前,仅有格力、华为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做到了自主创新,树立自主品牌,与全球企业真正同台竞技。而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OEM、ODM阶段。

2018世界500强企业中,科技行业里中国只有第24位的鸿海精密和第72位的华为两家入围。鸿海精密就是富士康,是以代工为主的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科技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只有华为一家。

在技术门槛低、产品山寨、政策优惠、倾斜发展(对照知识产权保护)等要素的驱动下,中国企业纵横全球市场不坚不催。共同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而这奇迹背后,则是近10年来的人口红利,以及工人对工作压力、环境等问题的超强忍耐。

税改之下倒闭的企业本就该淘汰,不值得同情

种种倾斜、利好之下的中国企业,今天又是什么样呢?

在有了自己的航母和太空飞船的今天,圆珠笔芯所使用的特种钢材技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诞生过四大发明的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纸,可现在连品质稍好的纸张都要进口,更别说低端产能造成的环境重度污染等问题,这些敢想象吗?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除新兴行业及金融等领域外,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不到10%。叠加“环保税”、个税改革,企业生存环境更为不易,可以预见亏损和倒闭将会不断出现。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赚得比民工还少。已经不是一两个行业的事情,而是360度的各行业无死角覆盖。如此压榨员工,企业才能获得可怜的、不到10%的利润,说明这些企业本身就毫无竞争力可言,不如早些关闭,给优秀的企业让路,免得“劣币驱逐良币”。

税改之下倒闭的企业本就该淘汰,不值得同情

靠压榨员工生存的企业,即使今天不倒闭,明天也要面对人口红利消失、通膨、汇率上升、融资等问题。请问面对市场环境的变量,他们有何优势,又何以生存?靠闭关锁国吗?靠竞争企业施舍啊?

“环保风暴”也好,个税改革也罢,都是在用“危机倒逼企业改革”,对照东莞就很容易理解。在号称史上最严“环保税”之下,东莞一些不合规,严重污染的企业停产关闭后,现在东莞的制造企业都在挑单做,企业利润激增。钢铁行业同样如此。

很显然,利润率激增的原因,是中低端企业、“旧产能”的淘汰,是“新产能”企业技术、综合实力提升的结果,而非一味的压榨工人。

2018世界500强的平均利润是38亿美元,中国500强只有其1/4。这难道是靠压榨员工取得的吗?

市场竞争,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全球产业发展环境对企业进化,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残酷的。就像动物进化,是“丛林法则”的逼迫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税改之下倒闭的企业本就该淘汰,不值得同情

想象下在国外,企业如此压榨员工还能生存下去吗?有胆量偷税漏税吗?敢不给员工足额缴纳社保?Y的,不罚的你倾家荡产,牢底坐穿算你幸运。

利润也许是一个企业走向优秀的标志,但绝不是产业走向优秀的前提,产业走向优秀的前提是竞争,无限的残酷的竞争。

长大了,就要面对竞争,而不是啃老。没有能力生存,就应关闭,而不是苟延残喘,阻碍优秀企业的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