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其實咱們所說的"羅圈腿",專業的名稱叫O型腿或者是膝內翻。但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達嬸兒接下來就統一稱作"羅圈腿"吧。

關於羅圈腿,奇鶴堂主要和大家分享以下幾方面的知識。

· 羅圈腿是怎麼形成的?

·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羅圈腿?

· 羅圈腿要怎麼預防?

· 關於羅圈腿的常見誤區。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一【羅圈腿的成因】

1、缺乏維生素D

寶寶體內缺乏維生素D的話,就會影響鈣質沉積到骨骼裡,進而導致寶寶出現羅圈腿。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2、不良的外力影響

羅圈腿,其實更多是因為膝關節內外兩側的肌肉力量不均衡導致的。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達嬸兒給大家打個比方。

我把兩根吸管比作是人的兩條腿,像下圖這樣。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如果想把這兩條"腿"揪成羅圈腿那種圓圓的樣子,醬嬸兒的。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是不是要揪住吸管的中間部分,捏著兩個吸管的外側往圓了拉?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其實,這個中間部分代表的就是"膝關節",而我們手拉的勁兒就是"外力",我們的手只拉了吸管外側,而沒有拉它的內側,這就是"受力不均衡"。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二【羅圈腿的判斷方法】

首先大家要知道,就算是超模的腿都不可能像吸管那麼筆直筆直的。

其次,小寶寶的腿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彎,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這樣的"圈"會隨著寶寶長大而逐漸消失,寶寶的腿型大概在4~5歲才會定型。

關於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羅圈腿,寶媽們可以這麼測試一下

當孩子睡著或完全放鬆地躺在床上時,把他的褲子和(或)紙尿褲脫掉,然後輕輕地把寶寶的兩隻腳踝靠近,然後看兩個膝關節之間的距離。

就是下圖紅色虛線標註的距離。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如果這個距離小於3cm,說明寶寶是正常的;

如果這個距離在3~6cm之間,需要繼續觀察;

除非這個距離大於6cm,才考慮寶寶可能有羅圈腿的問題,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三【如何預防羅圈腿】

1、不過早扶站

小編見過不少人曬自家寶寶能力超前,早慧聰穎,比別人家的強。

證明方式就是扶著寶寶站立,強行拎著寶寶走倆步。

這種方式達嬸兒覺得是不可取中透著些許幼稚。

就算寶寶以後真的出人頭地,也不會覺得是因為他比其他人早站了倆月。

寶寶的大運動水平是自然發育的,這是一個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過程,"拔苗助長"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2、不託著寶寶蹦跳

除了過早扶站,有些家長還喜歡託著寶寶,讓寶寶在自己腿上蹦,這種親子互動遊戲達嬸兒也是不建議的。

這種託著寶寶在自己腿上蹦跳的方式,雖然有別於過早扶站所帶來的緩慢而持久的不良影響,但是這種短暫迅猛的外力衝擊也是不容小覷的。

3、不使用學步車

學步車的構造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個圈,然後中間有條寬帶子把寶寶兜著,寶寶就靠著這個圈和這個帶子,在裡面盪鞦韆似的晃悠。

寶寶在學步車裡腿壓根兒蹬不直,加上圈和帶子施加的外力,寶寶的雙腿在移動過程中受到的力是不均衡的。

長此以往,除達不到學步的作用,還可能導致羅圈腿。

如果寶寶已經能夠自主站立,並且他想嘗試走路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買助步車來代替學步車。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關於羅圈腿的誤區:

誤區1:穿紙尿褲會引起羅圈腿

替羅圈腿背過最多黑鍋的"背鍋俠"當屬紙尿褲了。

比如說有些人看到寶寶穿著紙尿褲,兩條小腿兒彎彎的跑來跑去,就直截了當地說:"看,這孩子是羅圈腿,一看就是穿紙尿褲穿的!"

首先,達嬸兒在上面說過了,小寶寶腿有點彎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的。

其次,達嬸兒在上面已經給大家打過比方了,羅圈腿是因為膝關節出現了問題,但是紙尿褲是在大腿兒根兒穿著,這都不是一個地方,賴不著人家紙尿褲。

誤區2:綁腿能讓腿變直

對於大寶寶甚至成人來說,綁腿會不會管用達嬸兒還真沒研究過,但是如果是小寶寶,達嬸兒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

綁腿是不會讓寶寶的腿變直的。

除此之外,因為綁的過緊血流不暢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後果達嬸兒就不說了,即便你綁的不緊,那如果長時間受到這種不良外力的影響,很可能導致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所以,這種適得其反的事兒能不做咱就儘量不做。

寶寶變成羅圈腿,怪誰?!都怪你做錯了這3件事!

今日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你有沒有get到新的知識點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