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爲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里救13將士歸玉門

永不為大漢恥, 這就是大漢的脊樑! 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不知道在座的諸位有沒有聽過《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史載,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到這13名勇士歸來,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給皇帝上疏為13勇士請功:“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十三勇士歸玉門

不為大漢恥!五個大字,至今令人動容。這是怎麼回事呢?公元74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駐紮在疏勒城。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已死,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在長達一年的戰爭中,城中的數百大漢將士誓死血戰,絕不後退,沒有糧食了就把鎧甲中的獸皮煮了吃,沒有水喝就從馬糞中榨水喝,反正就是不投降。8個月過去了,匈奴的進攻每天都在持續,城中的箭用光了,士兵就用石頭砸,最後只剩下幾十人,可是圍城的匈奴人有上萬人,小小的疏勒城下,匈奴人屍橫遍野。北匈奴單于親自來勸降,只要耿恭投降,就可以授予高官厚祿,而且將單于的女兒嫁給耿恭,耿恭為了表明生為大漢人,死為大漢鬼的決心,當著匈奴大軍的面,在城頭上將匈奴使者斬首。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數十名漢兵苦苦堅守城池,因為他們相信祖國不會放棄他們任何一個人。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戰的時候,萬里之外的東漢首都洛陽,皇帝與大臣,也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要不要派救兵?反對派說,咱們接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已被匈奴重重圍困,等到咱們援兵趕到的時候,他們估計早已屍骨無存了。這時司徒鮑昱站出來說出了蕩氣迴腸的一番話:“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這是古代版的“不拋棄、不放棄”——大漢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永遠不放棄每一個人。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血性的漢章帝馬上下令: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7000人,火速救援疏勒城還在拼死抵抗的漢軍。在天上下,有些人說大雪封山,不願往前走了,但是耿恭部下範羌堅決要翻越天山,於是獨自率領2000部眾前去救援老首長,疏勒城下救援的漢軍和圍城的匈奴軍激烈廝殺,城外的殺聲震動了還在守城的僅存的26名士兵,兩隊漢軍相擁而泣。兩隊漢軍合兵一處且戰且退,最終回到玉門關時,堅守疏勒的26名士兵只剩下13人。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史書記載他們“衣屨穿決,形容枯槁”,傷痕累累,但目光如炬,死死攥著手裡的武器。漢章帝大為感動,將這13人全部授予騎都尉的官職。他們是偉大的勝利者。如今回顧這次漢軍的守城與救援,不由感嘆當年漢朝軍隊的強悍。數萬匈奴鐵騎,加上西域叛軍,也未能將這幾百人擊敗,這並非史書的誇大。無論是組織制度、將帥能力,還是武器裝備、士兵素質,漢軍堪稱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永不為大漢恥,這就是大漢的脊樑!漢軍奔襲2000裡救13將士歸玉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