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溫對於觀賞魚病治理的探討

升溫對於觀賞魚病治理的探討

升溫對於觀賞魚病治理的探討

1、對於升溫的質疑

很多人認為升溫的目的是靠提高溫度來消滅細菌的,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絕大多數致病菌是耐高溫的,其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37℃左右,魚缸升溫的上限一般不會超過35℃,這個溫度是細菌的最佳繁殖溫度,根本不會對致病菌造成傷害。升溫不但起不到任何殺菌作用,而且會隨著溫度的升高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毒性增大使水質變差,這是稍有一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明白的道理。那麼升溫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升溫對於病患中的魚是雪中送炭呢還是雪上加霜呢?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

2、升溫的原理探究

想要了解升溫的真正目的就必須瞭解魚的免疫系統。魚是變溫動物,該生理特點決定了魚不具備維持體溫恆定的能力,大多數魚的體溫與周圍環境溫度是相同的。魚的免疫系統和溫度是息息相關的,在低溫狀態下,免疫作用會減弱,這樣更容易造成魚的死亡。當有疾病入侵的時候,魚本身就會表現出一種“發熱”的症狀,這表明它們希望水溫升高。

升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激發魚的免疫系統,增加魚的新陳代謝來對抗病菌毒素的入侵,而不是靠升溫的那三五度來直接殺菌。當然凡事都有特例,比如白點病的小瓜蟲,就是靠升溫來直接殺滅的。在疾病治療方面要遵守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雖然升溫可能造成細菌大量繁殖破壞水質,但是升溫更能加強魚的免疫防禦能力,增強魚的體質來抵抗疾病,對於病中的魚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

3、升溫的正確的做法

合理的升溫範圍應該是比原缸水上升3-6℃,根據魚種的不同,這個範圍大約是30-34℃之間。以每天升溫2-3℃為宜,升溫過快會對魚造成不適。升溫必須配合大氧,要保證氧氣的充足供應。因為升溫後魚的呼吸作用會加強,菌的繁殖會加快,需氧量會加大。升溫應配合鹽使用,以減少魚滲透系統的負擔,在下一節詳訴述。

升溫對於觀賞魚病治理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