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昨日之遗憾,助明天之希望——记青训教练孙建

《球报》独家报道:

第一次见到孙建是在绿茵场,作为中场的他正在场上面对对手的贴身防守。队友准确的传球找到了孙建,只见他右脚一停、左脚一拉、上身一抹,轻松地摆脱了对方,然后一记身后直塞球让前锋找到了一个面对守门员的机会,可惜对方门将出击比较及时破坏了这次进攻。

叹昨日之遗憾,助明天之希望——记青训教练孙建

随后裁判吹响了中场休息的哨声,22名队员开始陆续走到场边。随着孙建的走近,中等的身高、强壮的身体、发达的腿部肌肉都显示着来人良好的身体条件;微笑的表情、轻松的步伐透显着他的心态——能够继续享受足球的快乐无疑对孙建十分重要。第二次见到孙建还是在绿茵场,但他的身份已经转变为教练。在一群5、6岁孩子中间,他显得特别高大,但微笑仍然挂在脸上,一丝不苟地做着示范动作,时不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姿势。90分钟的课程后,孙建的喉咙已经有些嘶哑,不过当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向他表示感谢时,那种付出后的满足同样显而易见。

叹昨日之遗憾,助明天之希望——记青训教练孙建

师从段鑫 称霸全国坐在场边的孙建向记者讲述6了自己的足球历程。1985年出生的孙建,在上世纪80年代沈阳浓厚的足球氛围中,他自然而言地走上了足球道路。孙建身体条件相当出众,足球意识也非常好,练习足球不长时间后就进入了沈阳皇姑区体校师从杨年训,紧接着又成为沈阳少年队的一员。从这时开始,辽沈地区的著名教头段鑫成为了孙建85/86这个年龄段小伙伴们的足球导师,一段师生共筑辉煌的佳话开始上演。段鑫指导在训练场上对这些小队员要求非常严格、针对技术上的细节相当重视,由此这一拨小队员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球队的成绩也稳步上升。在多次拿到全国冠军后,球队被沈阳海狮队收入账下,不久后又成为沈阳金德队梯队建设的一部分。球队整体技战术能力在段鑫指导悉心的指导下仍然不断进步,甚至可以战胜已经成为金德二队的83/84年龄段队伍。正当孙建憧憬着能够升入一队后驰骋中超之时,命运或者说中国足球黑暗的一面也开始展现在他的面前,带着他走向未知的旋涡。南下深圳 憾别绿茵当我们把中国足球的时针拨回到2001年10月,一幕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正在上演——10月7日,国足在五里河终于完成了冲入世界杯的夙愿;而前一天的10月6日,震惊中国足坛的“甲B五鼠案”爆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沈阳本地足球的小环境自然难以幸免:1999年的“渝沈之战”、2001年的“金德四少”、2003年金德解散二队,身在其中的孙建也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叹昨日之遗憾,助明天之希望——记青训教练孙建

在2001年沈阳金德接手俱乐部之后,球队对各级梯队的人员进行了大调整,孙建所在的球队也被卷入其中。面对苛刻的青训合同,许博、王若吉、郭纯泉、尚胤喆等队友留队,日后他们也在主帅段鑫带领下升入了金德一队打上了中超,而孙建和几个队友选择了离开球队加入深圳平安梯队。离开熟悉的环境、亲密的队友,南下深圳的孙建足球之路也并未平坦起来。那时的深圳平安(后更名为深圳健力宝)由朱广沪领军,手下汇集了郑智、李玮锋、杨晨、李毅、郑斌、孙刚等正直巅峰期的国内球员,战绩也是节节走高,甚至在2004年夺得了首届中超联赛的冠军。从小作为前锋的孙建还在继续努力地为梦想而拼搏和努力,但真的很难战胜残酷的困境。一方面,这位年轻的前锋面临着球队优秀外援提亚哥和杨晨、李毅等国脚的强烈压制;另一方面,作为外来球员在和本地球员竞争中似乎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劣势——在众多队友从小作为前锋的孙建还在继续努力地为梦想而拼搏和努力,但真的很难战胜残酷的困境。一方面,这位年轻的前锋面临着球队优秀外援提亚哥和杨晨、李毅等国脚的强烈压制;另一方面,作为外来球员在和本地球员竞争中似乎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劣势——在众多队友中,只有本地郎黄凤涛最后升入了一队。最终孙建选择在2003年告别了奋斗了十余年的绿茵场,职业足球梦宣告破灭。平静生活 享受足球对于平常人来说,18岁的年纪应该还是在校园中读书、拼搏高考;但孙建却不得不为自己更长久的生活进行通盘的规划。回到家乡的他开始跟随家里的长辈进入商海,做生意、开饭店,不能说大富大贵,但还可以保证的自己的生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孙建进入了和平区残联,成为一名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的科员。此后他结婚有女,过上了平静安详的日子。但作为有过足球经历的孙建,绿茵场还在召唤着他回归。虽然参加职业足球已是奢望,但沈阳良好的业余足球氛围,让孙建能够继续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志同道合的队友们、每周固定的比赛,孙建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奔跑在足球场上,感受着拼抢、配合、过人、射门带来的激情。

叹昨日之遗憾,助明天之希望——记青训教练孙建

在这支球队中,孙建还结识许多辽沈地区的退役球员——吕刚、罗彤亮、肖占波、陈波,这为他打开了生命中的另一扇门。加入青训 助力未来曾经“中国健力宝”中的姚力开始转身成为青训教练,在选择助手时他想起了如今的好兄弟孙建。两人都曾经经历过最优秀青训教练的的指导,再加上相似的性格和平时踢球时建立起来的默契,他们成为了一个团队。目前罗彤亮和孙建带领的是年龄最小的球员——11/12年龄段,甚至还有更小的孩子也在跟随他们练球。一堂课分为90分钟,每30分钟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禁区内带球、抢球练习;第二个阶段是培养个人技术;第三是分组对抗和区域内连续传导球训练。笔者日前观看了一次小家伙们的日常训练。别看每个孩子在家庭里面都是宝贝,但在绿茵场上争强好胜的性格也被激发了出来,第一阶段还在热身阶段的抢球游戏中,小队员都在认真地进行控球和逼抢,罗彤亮和孙建在场边不时地提醒孩子们,“抬头、抬头”,“控好球”。如果哪位球员被断球或者被抓住,则要接受到场边进行颠球的惩罚。孙建训练后和笔者交流说:“这是为了从小就养成他们正确的踢球习惯,孩子们的球感和个人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得到学习和巩固。”30分钟过后,参加训练的20名孩子依照年龄大小和参加训练时间长短两个因素分成了两部分,罗彤亮带领更有经验稍多和年龄稍大的孩子,孙建带领年龄更小和刚刚接触足球的队员。孙建设置了近距离的带球训练以强化孩子们的基本功。“慢一点”、“掌握好力量”,成为孙建的口头语。最后30分钟内,孙建将这些小队员分为了两队进行5VS5训练赛,但蓝队只能攻击一个球门,绿队却可以向两个球门进攻,每个小队员也都安排了各自的场上位置,“这是让孩子们了解到场上位置和空档的重要性,即使现在他们还不懂得这是为了什么,但这样的基础打好后,未来他们就能得到很大的益处了。”这一阶段“看队友”、“跑空档”、“别糊堆”则是孙建喊得最多的话。打好基础 憧憬明天90分钟训练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笔者又一次感受到孩子们对教练的炙热感情。当天正值9月10日教师节,下午5点开始的训练到结束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当笔者和孙建指导带着训练器材往办公区走的时候,后面一个稚嫩但焦急的声音传了过来,“孙导,您慢点,等等我。”随着童音的是一个矮小但快速的黑影,跑到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昵称叫“将军”的小球员。这个小家伙留着一头浓密、蓬松的小卷发,跑起来头发一颠一颠的,很有些明星的风范,但他还在穿着训练时的球衣和球鞋,可以见得他焦急的心情。“将军”来到孙建身前,十分郑重地递过来一张贺卡,并且说道:“孙导,今天是教师节,我和爸爸、妈妈选择了一张漂这个小家伙留着一头浓密、蓬松的小卷发,跑起来头发一颠一颠的,很有些明星的风范,但他还在穿着训练时的球衣和球鞋,可以见得他焦急的心情。“将军”来到孙建身前,十分郑重地递过来一张贺卡,并且说道:“孙导,今天是教师节,我和爸爸、妈妈选择了一张漂亮的贺卡,里面有我们最衷心的祝福。”随后“将军”还完成了一个标准的90度鞠躬,然后跑回到爸妈的怀抱时他又变成了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但还在向孙建挥手作别。回到办公室有了灯光,我们抽出贺卡,一张典雅的封面来到眼前;打开贺卡,“祝孙导节日快乐!孙导您辛苦了!”这些字虽然不多,但可以明显看出是出自小孩子的手中,并且还是真心想去写好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这时的孙建说:“能这样的礼物,我们的辛苦也值得了。”随着罗彤亮指导回到教练办公室,两人又向笔者介绍了这两年青训的心得。在两人的这支队伍中,有接近30名小球员,其中包括“将军”在内的1/3孩子是非常有足球天赋的。在今年8月份沈阳举行的“和平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罗彤亮和孙建就带领这支球队夺得了该年龄段的冠军。“通过和平杯的比赛,我们和全国甚至世界上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有了一个清晰的横向对比。可以这么说,东北的孩子在身体条件上于国内是非常占优势的,和外国的孩子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我们俩也坚定了要重点提升孩子们的技术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纪律性稍差,一个是刚接触足球没有很好的基本功。所以你(笔者)也看到了,在训练时我们俩要多次维护秩序,同时也在反复扣脚下的细节。这个时期我们把基础抓好、打牢固,孩子们终身都会受益。”“目前的足球发展趋势中,不论什么位置的球员都需要很好的基本功,即使是守门员也要有相当的脚下控球技术和发动长传组织进攻的能力。也就是说球员不光要有个人的鲜明特点,还要努力提升和改善自身的短板,综合起来才能让自己更有前途。”“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的足球走了一些弯路。球员身材和力量越来越好,但球感和控球这部分却落了下风。我们可以数一下在国足和卡塔尔的比赛中,国脚完成了几次过人摆脱。没有这部分的能力,比赛根本无法占据优势。”“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狠抓青训、重视技术才可以。虽然沈阳有很好的足球氛围,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口基数已经不如我们小时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充裕;而且在电子时代,来练球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有所不同,我们更需要制定好有效的训练大纲。”据了解,目前沈阳城内有五家具有相当规模的青训足校,再加上各个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项目,这其中的大部分教练都曾有过专业足球受训的经历,他们共同铸成了辽沈足球再次发展的稳健地基。随着夜幕的彻底降临,笔者也结束了对两位年轻的青训教练的专访。户外微风徐徐分外清凉,夜幕下的灯光球场中还有小球员在努力地提升自己。也许在他们当中,下一个“李铁”、“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杜震宇” 几年之后就会进入到大家的视线之中。

《球报》独家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