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便利店無人化受挫,正學日本運營經驗

日媒:中國便利店無人化受挫,正學日本運營經驗

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現在中國的便利店正爭相採用自動化技術,但往往收效甚微。在這個擁有70多家企業的“紅海”市場上,連鎖店正從日本經驗豐富的同行那裡尋求其他靈感,以便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今年5月份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hina Chain store & Franchise Association)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便利店行業的一名新入行者展示了一家配備包括人工智能和麵部識別等最新技術的無人值守商店。該公司的一名代表在會上表示:“從現在開始,所有商店將不得不使用人工智能。”

這些論斷幫助新興的連鎖店企業吸引了大量投資資金,助長了無人值守商店的層出不窮。

去年10月份,簡24在上海開設了首家無人值守商店。用戶必須先在公司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上進行註冊,採集他們的面部數據並設置諸如支付寶等支付方式。用戶進店後,店內攝像頭會記錄下他們取走的物品,然後在出口處用另一臺智能手機掃描儀處理付款。

但是這些商店並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簡24位於上海的這家分店最近關閉,店門上有一個標識,說正在進行維修工作。筆者通過廣告牌上的電話號碼與一位公司代表取得了聯繫。這位代表承認,目前還沒有開設新店的時間表。

在其他地方,無人值守商店的出入口經常會發生故障,這使得所謂自動化的商店不得不讓工作人員銷售商品,和其他普通便利店沒有什麼兩樣。

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公司京東(JD.com)今年計劃開設500家無人值守商店,但將這一理念落地並大規模推廣並非易事。到目前為止,只有大約20家無人值守商店在運營。

如果無人值守商店的系統不能正常運行,顧客大可以拿走或是破壞擺在商店裡的商品。儘管“快速行動,後期修復問題”的思維模式在中國很常見,但這項技術仍需要大量工作。

許多連鎖店也因為過於注重自動化技術而忽視了產品的選擇,導致便利店內的商品主要由隨處可見的大眾品牌組成。僅憑新奇感很快就不足以吸引日益成熟的中國消費者。

蓬勃發展的市場激勵運營商開始尋找其他有效的競爭方式。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便利店數量增加了1.2萬家,達到了10.6萬家,而市場規模擴大了23%至人民幣1,905億元(合278億美元)。

然而,該行業似乎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上海的競爭尤其激烈,每3200名顧客就有一家店鋪。而在擁有半個世紀便利商店運營經驗的日本,據稱每個市場的飽和點在2000名顧客左右。

日本連鎖企業本身也在中國開設創紀錄數量的門店。羅森計劃今年計劃在中國開設800家新店,而全家的目標是300多家,而7&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even & I Holdings Co.)則計劃在中國開設200家左右的7- 11便利店。

這些商店以不同的產品和陳列方式將自己與當地的競爭對手區分開來,比如在收銀臺旁邊擺放現成食品的盒子,以及各種盒裝食品和糖果。日本旅遊業的繁榮也促進了該國品牌商品的銷售。

日本便利店在中國一度難以盈利,但不斷改善的市場環境促使連鎖店開始進軍中國市場。"如果我們不守住市場份額,我們將無法作為贏家生存下去,"羅森連鎖便利店總裁竹增貞信表示。

許多中國商店正在學習日本競爭對手的長處。行業新入者便利蜂的商店中設有一個玻璃櫃,裡面有新鮮的包裝食品,顧客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自行購買。中國公司也開始在自有品牌商品方面競爭,這是他們日本同行自2000年左右就開始做的事情。

雖然無人值守商店仍在發展,但中國的運營商比日本同行顯示出更多的創造力。一些公司也在規模方面展開競爭。僅去年一年,中國最大的便利連鎖店美宜佳就開設了2300家新店。數量、質量和技術都將是爭奪這個巨大市場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