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恐怕要錯過「區塊鏈」這波紅利了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花了15年時間,迅雷還是沒能拿掉“下載工具”的標籤。

做下載起家的美股上市公司迅雷,去年11月經歷過股價逼近25美元的高光時刻之後,一路下跌。

今年前六個月,迅雷股價累積下跌了30.5%,最新市值只有6億美元出頭,不到最初上市時的三分之二。6億美元市值、2億美元營收(2017年)的迅雷,號稱總用戶數超過4億。粗略算下來,迅雷每年從每個用戶身上最多隻能掙到0.5美元。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對於一家成立了15年的軟件公司而言,這些數字顯然無法令人滿意。

迅雷的歷史,只要稍微年長的老網民都能娓娓道來:得益於先進的P2P加速下載技術,迅雷輕鬆取代了網絡螞蟻、網際快車成為PC裝機必備文件下載軟件。即便是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騰訊,終究也沒能用QQ旋風搶過迅雷在下載市場的份額,前者於去年9月關停。迅雷,幾乎是中文互聯網唯一的下載軟件。

而今天的迅雷卻是一個尷尬的存在。經過三番五次“劍網行動”的整治,網絡上的影視劇、軟件、遊戲等資源正版化程度已經非常高,4G網絡和雲計算的應用普及也讓下載沒有以前那麼痛苦。用戶為版權內容付費的心理門檻越來越低,各類雲盤也在滿足用戶的內容存取使用需求,而迅雷能提供的“下載加速”功能開始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至少從2011年第一次衝刺IPO開始,迅雷就已經在謀劃如何撕掉多年的“下載工具”標籤。這八年來,迅雷做了多次轉型嘗試,最新的一個方向是區塊鏈。但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迅雷的每一次嘗試全部以失敗告終,All-in區塊鏈的終局可能也是如此。

多次轉型,全部失敗

2009年8月,中國聯通簽下iPhone入華合約並正式商用3G網絡,開啟了數億中國網民從PC轉移到智能手機的序幕。當時的迅雷正在創始人鄒勝龍的領導下為赴美上市做準備。

下載這門生意本身就涉及諸多灰色地帶,迅雷幾乎每年都要做一些新嘗試,從搜索引擎、視頻網站到網盤、直播甚至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都有涉獵,但全部以失敗告終。

●2010年,為了衝上市,迅雷低價(10,000元)賣掉了存在侵權問題的狗狗搜索。

●2011年,主打高清的視頻網站及客戶端迅雷看看上線。

●2012年,迅雷網盤改名為鼓勵用戶分享資源的迅雷方舟,不到兩年即被關閉。

●2013年,迅雷註冊成立子公司網心科技計劃開展CDN業務。

●2014年,迅雷在“掃黃打非·淨網行動”中成功上市,股價很快破發。同年,網心科技啟動迅雷水晶計劃,打算利用用戶閒置帶寬降低自身成本(PC版的玩客雲)。

●2015年,迅雷看看被出售,網心科技推出兩代賺錢寶硬件,迅雷還涉足直播和VR領域。

●2016年,迅雷投資的迅雷大數據公司佈局消費貸等互聯網金融業務,並在一年後與迅雷集團爆發一場口水戰。

●2017年,鄒勝龍卸任,迅雷CEO陳磊宣佈All-in區塊鏈,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出任迅雷董事長。

現在打開迅雷官網,這家軟件公司給自己貼的最新標籤是——全球共享計算和區塊鏈創領者。

2017年8月,迅雷子公司網心科技宣佈玩客獎勵計劃:普通用戶只需購買一臺預售價399元的玩客雲硬件,貢獻出自己的閒置帶寬和存儲空間,就能每天獲得一定數量的“玩客幣”獎勵。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按照官網描述,玩客幣是“人人可獲取的數字資產”。白皮書中明確規定,玩客幣總量有15億枚,其中運營開支1億,團隊保留2億,剩下的12億全部由“挖礦”產生,而用來挖礦的設備就是玩客雲。

由於總量有限,玩客幣的挖礦產量每年減半,第一年每天最多能挖出164萬枚,之後逐年減少50%。這種參照了比特幣每四年產量減半的設定,很容易讓人產生玩客幣會持續升值的錯覺。再加上當時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數字貨幣普遍暴漲,玩客雲的預約量很快就突破了百萬。

在二手交易市場,零售價599元的玩客雲設備曾一度被炒到2500元。而玩客幣(WKC)在第三方交易所價格也曾漲到9塊多,吸引了大批炒幣玩家。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WKC價格走勢|來自:胖比特

這些利好消息讓迅雷股價很快就衝高到了25美元的歷史高位,比上市首發價翻了一倍還要多。然而一年時間過去,玩客幣已經不再對迅雷股價起作用。

去年9月監管政策封殺國內ICO之後,迅雷在爭議聲中將玩客幣改名為鏈克並與ICO劃清界限。現在的鏈克就像積分,本質上是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單位發放給用戶的數字獎勵,可以用來兌換愛奇藝VIP會員、星域CDN流量等權益。

對於炒幣黨來說,這意味著All-in區塊鏈的迅雷失去了最後的想象力。

迅雷賺錢寶,一次技術嘗試

只比馬化騰小兩歲的鄒勝龍是做技術出身,行事素來低調,極少拋頭露面。

2014年11月,鄒勝龍在小米雷軍的引薦下任命從騰訊雲跳槽來的高管陳磊為迅雷第一任CTO,同時兼任子公司網心科技CEO。

在騰訊雲期間,陳磊就已經意識到CDN(內容分發網絡)業務控制成本的重要性。當時雲計算的價格戰已經打過好幾輪,騰訊雲、阿里雲、百度雲以及一眾雲計算初創公司爭相降價以吸引企業客戶。但傳統CDN部署中心化節點和運維的成本都是剛性的,降價空間有限而且不可持續。

而此時的迅雷,已經通過網心科技啟動了一個名為水晶計劃(ProjectCrystal)的項目來驗證能否利用用戶的閒置帶寬和存儲空間構建起一套完整的CDN服務。鄒勝龍還在迅雷財報及分析師電話會議中介紹過水晶計劃,對其寄予厚望。

從技術層面理解,P2P和P2SP網絡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屬性,如果能將用戶的帶寬和存儲資源收集起來,利用算法將需要分發的內容預先存儲到距離用戶最近的節點中,理論上可以大幅度降低CDN帶寬成本,同時提高資源加載/響應速度。這就是P2PCDN的基本工作原理。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陳磊加入網心科技時,迅雷水晶計劃中的“水晶礦場”已經在近20000名內測用戶的手機和電腦中運行了十個月,第一代迅雷賺錢寶硬件也啟動了研發和測試。參與水晶計劃的用戶,可以通過貢獻自己的上行帶寬來獲得水晶點數。迅雷規定10000個水晶可以兌換人民幣1元,在100Mbps帶寬下跑滿一個月,預計收益為1500元。

2015年,網心科技打出“讓你的路由器能賺錢”口號,先後發佈了兩款迅雷賺錢寶,採用預約搶購制一機難求。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第一代迅雷賺錢寶|圖自:網心科技

按照P2PCDN的工作原理,迅雷賺錢寶用戶量越多,整個CDN網絡存儲和分發內容的能力就越強。而賣出更多賺錢寶的前提是,購買者能夠獲得額外收益,至少能把硬件的本錢賺回來。

從什麼值得買等社區交流貼來看,兩代賺錢寶的“挖礦”速度視帶寬而異,但硬件回本至少也要6-12個月。

在兩代賺錢寶硬件的基礎上,網心科技構建了自己的CDN服務——星域CDN。

星域CDN,尋找存在感

第一代迅雷賺錢寶發佈之後,小米雷軍站C位和迅雷創始人鄒勝龍、網心科技CEO陳磊共同發佈面向企業客戶的CDN產品——星域CDN,口號跟小米一樣志向遠大:重新定義CDN。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在陳磊的領導下,迅雷“重新定義CDN”的主要手段還是靠降價。根據區塊律動BlockBeats的統計,星域CDN發佈至今三年只降價過2次。作為對比,阿里雲在2015年5月宣佈CDN降價21%之後,又在一年內連續降價6次。

2017年3月,阿里雲完成對優酷土豆CDN(優酷路由寶與迅雷賺錢寶原理相似)的整合,隨後上線了自己的P2PCDN產品,並宣佈再次降價35%。據區塊律動BlockBeats的不完全統計,阿里雲CDN產品線最近三年至少降價過十次。

按照日流量10TB以內計費方式,星域CDN旗艦版每GB要0.24元,而阿里雲的P2PCDN只要0.13元。計費方式切換為按峰值帶寬計費,星域CDN才比公有云CDN更划算。這說明,星域CDN的價格優勢只對部分客戶有效,而且很可能是暫時的。

對於需要CDN服務的企業而言,價格並不是最終決定購買與否的唯一因素,服務的穩定性和客戶支持也很重要。公開信息顯示,星域CDN的大客戶主要是小米電視、愛奇藝和嗶哩嗶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直播和視頻平臺,比如熊貓直播、微吼等。

根據賽迪(CCIDnet)中國市場情報中心編制的《2017年中國CDN市場規模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份額最高的仍然是老牌廠商網宿科技,阿里雲和騰訊雲緊隨其後,迅雷星域CDN(網心科技)排名第十,然而其市場佔有率卻只有可憐的1.2%。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2017中國CDN服務商市場份額前十|來自賽迪報告

對於迅雷而言,CDN業務從無到有是建立在水晶計劃和兩代賺錢寶硬件有百萬級用戶參與的基礎上的。按照今年5月陳磊在網心科技發佈會上公佈的數字,星域雲目前擁有超過150萬個節點。

這150萬減去迅雷自建的400多箇中心化節點,剩下的應該全部是賺錢寶和玩客雲節點,它們幫助迅雷構建了星域雲的P2PCDN網絡。

除了迅雷,越來越多的雲服務廠商也開始在P2PCDN領域發力。今年上半年,中小規模的雲計算初創公司比如青雲和又拍雲,也先後推出了自己的P2PCDN服務。

網宿科技和中國聯通主導的P2PCDN標準,也在7月正式獲得國際電聯立項。這意味著,迅雷在P2PCDN國際標準制定中失去了話語權。

賺錢寶和玩客雲,是對用戶的負債

對於提供下載加速服務起家的迅雷而言,帶寬支出一直是佔比最大的一項成本,也是讓迅雷難以持續盈利的主要原因。

2014年初啟動的水晶計劃,以及後來的賺錢寶、玩客雲項目,本質上都是利用用戶閒置帶寬和存儲資源,降低自身的帶寬成本的嘗試。

從財報來看,迅雷公司2015-2017年的帶寬成本一直上升。在最嚴重的去年二季度,迅雷帶寬成本佔當季營收的比重超過45%。換句話說,這個季度賺的錢有不到一半被用來購買帶寬。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迅雷帶寬成本佔季度營收狀況

到了今年上半年,迅雷季度帶寬成本同比出現了下降,季度營收從2017Q4開始大幅增加。這與玩客獎勵計劃的推出時間重合。

通過分析迅雷公司的營收構成不難發現,玩客雲硬件銷售的短暫火爆增加了最近三個季度的營收。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今年二季度,迅雷雲計算及互聯網增值服務(IVAS)項目收入為3650萬美元,同比增長186.9%,但下滑的趨勢已經顯現。

這與玩客幣(WKC)價值歸零、玩客雲不限量銷售後需求疲軟有關。

嚴格來說,賺錢寶和玩客雲並不是礦機,內部運行的算法也跟礦機挖礦算法有顯著區別。作為終端CDN節點,賺錢寶和玩客雲的主要功能是找到正確的分片數據並傳送到正確的用戶需求端。

按照工作量證明機制,上傳數據的賬戶會獲得一定數量的鏈克獎勵。而用戶積攢下來的鏈克可以用來兌換愛奇藝VIP會員、加速特權等權益。

迅雷恐怕要错过“区块链”这波红利了

區塊律動獲得的賺錢寶與玩客雲“挖礦”收益截圖

從這個角度來看,玩客雲和鏈克本質上是迅雷對用戶的負債。只不過這種負債不需要用現金來償還,而是通過等值的線上服務。當然,這要建立在迅雷願意履行承諾的前提之上。

就在上週,迅雷宣佈將鏈克、鏈克商城、鏈克錢包等業務打包在一起有償售讓給了新大陸集團投資的一家北京公司,鏈克相關業務將由這家公司操盤。這在外界看來是將灰色收入業務分拆出去,降低公司運營的政策風險。

在不少媒體的報道中接手鍊克的公司因為有不少國資參與,所以也被稱為是“國家隊”,可以看出迅雷在鏈克的運營上已經面臨了很大的政府監管壓力。經營權的易手,可以避免迅雷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的局面,而利潤豐厚的玩客雲及迅雷鏈則被保留。鏈克轉讓後,迅雷還有新的亮點嗎?

從第一代賺錢寶到玩客雲,迅雷研發的“礦機”售價越來越高,而三代“礦機”的物料成本遠低於零售價,賣礦機本身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對於用戶來說,在“挖礦”收益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用戶回本所需的時間更長了。在什麼值得買等經驗分享帖中,迅雷一二代賺錢寶的回本時間視網速而異,但至少也需要6-12個月。

隨著炒幣的熱潮退去,迅雷鏈克的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普通用戶購買玩客雲硬件的動力就更小了。

迅雷很有可能重新變成之前那個沒有想象力的公司。All-in區塊鏈的轉型嘗試,只不過增加一次失敗的次數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