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你家有沒有固定的餐桌禮儀,吃飯不能吧唧嘴,飯桌上不能敲碗筷,吃飯手要扶著碗……這些教導,都是小時候媽媽天天在耳邊嘮叨的飯桌上的禮儀和規矩。禮儀在代代相傳,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的吃飯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卻美人們刻意忽略掉了。

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習慣要從小抓!吃飯時3禁忌,媽媽給孩子改正!

1、 吃的太飽

孩子從小就貪嘴,家長往往也會希望孩子快快長身體而讓孩子多吃,,久而久之,孩子每餐都會習慣性的吃的很飽,把自己的肚子吃的像一個圓滾滾的小皮球。但是習慣性吃太飽,很容易給孩子的腸胃造成損害。

最明顯的危害就是孩子胃腸道的負擔加重,飯後會覺得肚子難受。如果一直處於這個狀態,孩子的胃腸道總是受到損害,消化系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孩子的腸胃就會“罷工”,孩子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

建議:孩子每餐吃七分飽就可以了,這樣既不會加重腸胃的負擔,還能保證孩子長身體所需的營養。

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2、 吃的太燙

“趕緊的,趁熱吃”。

我們現在家裡做的飯餐大多是熱食,不僅可以增進食慾,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食物消化,但是,吃熱的確實是沒錯,但是溫度也不能太燙!尤其是孩子,脾胃嬌嫩,吃進去臺套的食物不僅損傷口腔黏膜、食道,還會損傷脾胃。

建議:吃飯的時候,特別是剛煮好的食物,稍微涼一涼,孩子的吃食一般要涼到40℃左右,這樣既不會損傷食物原有的味道和營養,也還會保護孩子的腸胃。

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3、 挑食,只吃自己愛吃的

孩子都有挑食的現象,但是媽媽要及時給孩子改正過來。孩子挑自己愛吃的吃,可能吃的很開心,但是長期的挑食會造成身體的營養缺失。愛吃肉的孩子,不吃水果蔬菜,體內缺少膳食纖維,就很容易造成便秘。不愛吃肉的孩子,就會容易缺少必需的物質,影響到生長髮育。

建議:孩子的吃食要營養均衡,既要有肉食,也要有水果蔬菜,均衡飲食才能保護好腸胃,保證身體的健康成長。

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2事養胃,媽媽監督孩子

第一件:食不言

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吃飯的時候逗孩子,一邊吃著飯,一邊和孩子說著話。其實“食不言,寢不語”是很有道理的,吃飯時說話,容易吃進去很多氣,這些氣在胃裡會引起胃脹,讓孩子不舒服,所以,吃飯時,媽媽還是讓孩子安安靜靜的吃比較好。

習慣從小抓!媽媽牢記寶寶吃飯“三禁忌”,腸胃越養越好了!

第二件:補點菌

給孩子養胃,媽媽還可以給孩子補充點聚糖多桿菌。聚糖多桿菌是綜合菌株體,可以促進消化酶的分泌,主要是在腸道內轉化為動物雙歧桿菌BB12等適合孩子腸道的有益菌株體,不僅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調節腸道的能力,還能更好的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分解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