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到了開飯時間,全家總動員想法設法讓寶寶多吃點,爸爸板起了臉開始威逼,媽媽拿出了玩具準備利誘,寶寶看著每天上演三遍的大戲,生無可戀的表情誠實地說明了他也很無奈。

為什麼很多父母都反應寶寶不愛吃米飯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

一、孩子挑食偏食

寶寶味覺、嗅覺發展有一個過程,在此期間中容易表現出偏愛某類食物,而對特定的食物非常排斥。如芫荽、芹菜這種味比較重的蔬菜,很多女寶寶是碰都不碰的。

也和牙齒生長相關,如有的孩子喜歡吃雞皮、肥肉,因為他牙齒縫較稀,瘦肉等會卡縫。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二、零食

有些父母喜歡吃零食,家中零食不斷,寶寶也跟著吃起來。但因寶寶的胃容量較小,稍微吃一點,到吃飯時間就再也吃不下了。關鍵是零食口味較重,提高了味覺的閾值,使得寶寶在吃米飯時,感到索然無味。家常菜哪有巧克力、威化餅、烤腸香甜鮮美呢?

作為父母應做好榜樣作用,少吃零食。或者放在高處,讓寶寶拿不到。自己吃的時候別讓寶寶看見。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三、食物過於單調

現在的父母都要上班,下班再做飯。沒有多少時間研究食譜,導致餐桌上的菜吃來吃去就那幾種,單調乏味。有些寶媽上班會討論,最近做點什麼菜好呢?

其實有心的父母可以去網上找簡單又美味的家常菜譜,想要引起寶寶的食慾,顏色搭配要鮮豔,比如燒青菜,不能只有青菜而已,可以放入木耳、芋頭、粉絲。這樣綠、黑、紫、透明搭配的顏色多好看,營養成分更豐富。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重要的早飯已經引起父母的重視,簡單來說,麵條、包子、蛋炒飯、三明治加牛奶、油條燒餅、小米南瓜粥等等,中式加西式選擇面很廣。一旦寶寶開始猜測今天我會吃到什麼驚喜早餐呢?他就開始期待早餐了。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怎麼才能讓孩子乖乖吃飯呢?

  • 給食品一個公平的地位

每種食物都有其特定的營養價值,家長選擇食物的態度應該客觀且平等。應季蔬菜水果每次買不一樣的回去嚐嚐,給孩子換換口味,別就盯著常吃的那幾種。

當寶寶問起父母這個菜好不好吃時,父母要以客觀公正的角度教育孩子,每種菜都好吃,都含有其他菜不具備的營養。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 讓孩子參與食物的製作

孩子動手能力是培養出來的,別看孩子小就不會做,做飯的過程教一遍,讓孩子嘗試多做幾遍就會了,在親身參與烹飪過程後,孩子一定會愛上吃飯的。只有孩子親自體驗了做飯的過程,才會懂得真正認識食物,並體諒媽媽的辛苦。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 避免他人挑食的干擾

和其他寶寶玩的時候,會發現別人有偏食挑食的現象。為了避免自家寶寶受不良影響,需要在事後,跟寶寶講,那樣挑食是不對的,而某某小朋友吃飯不挑食才是正確的,用積極正面的例子激發寶寶的上進心。家長也可以用繪本中的正面例子引導孩子不挑食。

故事中的主人公對孩子有更強的榜樣效應,能讓孩子更快地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 心平氣和地對待寶寶挑食

寶寶挑食行為會逐漸改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面對寶寶的挑食要心平氣和,可以自己找臺階下,說那我們過幾天再試試。

特別是要注意,不能在閒談中強化孩子的行為,如以孩子聽得見的音量對親戚說:“他就是不愛吃麵條,怎麼辦!”這樣無形中反而是給孩子定性了,他會更加不吃麵條的。而是應該故作不經意的在別人面前誇讚孩子:“我家孩子什麼都吃,從不挑食。”他聽到的次數多了,再吃飯就不好意思挑食了。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 從小給寶寶觀看一些行為習慣培養繪本

網上有很多繪本,針對幼兒生活和行為習慣方面的。父母買回來讀給孩子聽,用繪本教會孩子正確的生活習慣。繪本往往要比家長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符合孩子的邏輯思維。通過故事,孩子會主動學習繪本中的行為和習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更容易。


5歲孩子不愛“吃飯”,多半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