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徐敬

大愛深埋靜待花開

——記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徐敬

您見過用手語在講臺上分析三角函數、講解複雜的公式嗎?您聽過一個發音要教幾個月的故事嗎?你想過洗手洗臉這些基本動作都要教千百次嗎?這就是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徐敬的日常工作。

1998年,徐敬從北京鐵路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衡水市鐵路小學任教。2005年,鐵路小學改制成為衡水特教學校,她隨之成為一名特教教師。

徐敬說:“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踏進特教校園那一刻給我的震撼:聽障學生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裡寫滿了渴望,智障學生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上映襯著純真,視障學生那一雙雙摸索的小手飽含著希望。那一刻,我心裡最柔軟的部分被觸碰到了,我決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些孩子,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徐敬負責高中數學和一對一言語康復訓練的教學工作。由於成績突出,2012年,學校讓她擔任了政教處主任,2017年,擔任教學管理中心主任,但是無論在哪個崗位,徐敬都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對待這些特教學校的孩子們。 自2005年,徐敬就一直在啟音部教高中數學。數學以抽象思維為主,而聽障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有時,她用手語教好多遍,他們都學不會。這時,她就降低難度,把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抽象知識形象化,把複雜枯燥的應用題變成有趣的遊戲,深入淺出地引導他們。比如教分數時,買一個蛋糕,把蛋糕切成很多份。讓學生邊吃蛋糕,邊學分數知識。聽障學生的心理多數是比較自閉的。徐敬就不斷地跟他們談心,讓他們慢慢敞開心扉,並不斷鼓勵他們,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2012年,徐敬教的趙世朝同學,基礎比較差,對數學比較排斥。她就單獨給他降低難度,只要求他工工整整地寫完作業。有錯題,徐敬就把他叫過來講如何修改。等他改對後,再打上對號。這樣,趙世朝看到的作業本就不是滿頁的差號了,慢慢地,他喜歡上了數學。下課後,世朝還常拉著徐敬,用手語說:“老師,再給我講兩道題吧。”成績逐漸趕上來了,笑容多了,趙世朝和同學們相處得也更加融洽了。去年,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賈亞如同學,從高一就跟著徐敬學習。她在數學方面的理解力較差,徐敬見她的心性還像小孩一樣,就說:“老師要教給你一個法寶,你掌握了它,再難的題也會變得容易了。”她高興地說:“是什麼呀?”徐敬邊畫圖邊說:“咱再遇到問題就畫圖,問題是一棵大樹,看看它分出哪些枝杈,哪些枝杈是有用的就標出來,哪些是沒用的就去掉。”亞如對這種新穎的學習方法很感興趣。於是她用畫圖分析法戰勝了一道道難題,數學成績越來越好。考上大學後,徐敬向她道喜,卻得知亞如由於家庭困難要放棄學業。徐敬將此事反映給學校,教職員工踴躍給她捐款,社會愛心人士也紛紛解囊相助。最終亞如如願進入大學。

大多數學生經徐敬老師教導,成績都有了明顯提高。近幾年,啟音部高中升學率達100%,畢業生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學等重點本科院校。對於這樣的學習結果,家長們沒想到,學生們自己也很自豪,他們在寒暑假還常回校看望徐敬老師。 對需要一對一言語訓練的學生,徐敬按照文化教育+醫療康復+技能培養的三“+”模式對學生們進行教育。這時,她既是文化教育的老師,又是康復訓練的醫生。有的學生髮音器官和肌肉發育不健全,徐敬就醫教結合,有針對性地做指導。如讓學生嘬棒棒糖,鍛鍊唇部肌肉的收縮力;讓學生用舌頭沾薯片,鍛鍊舌頭的靈活度。

2016年,徐敬接收了一個叫小軍的10歲學生。他患有輕度腦癱和自閉症,從沒說過一句話,更沒叫過一聲媽媽,情緒還極不穩定,而且雙下肢痙攣,無法站立。第一次來學校時不進訓練室,小軍媽媽向前推他,他扭頭咬傷媽媽的手。他媽媽流著淚對徐敬說:“請你幫幫我,讓他學會說話。將來有一天,我不在了,他會說點簡單的話,我也能安心了。”聽到這滴血的囑託,徐敬把小軍緊緊摟在懷裡。做訓練時,小軍哭鬧不止。為讓他平靜下來,徐敬不停地安慰他,找來各種糖果和玩具,和他建立熟悉感和親近感,引導他進入訓練室。經過三個多月的悉心照料,小軍不再牴觸做康復訓練了,也能夠安靜下來和徐敬眼神對視了。因為語言方面有障礙,所以小軍即使聽懂了也不一定會發出正確的讀音。比如教他“媽媽”的發音,他總是發成別的音。徐敬就一遍遍地教,讓他看自己舌的位置和口型,讓他摸自己喉的振動。有一丁點兒進步,徐敬都及時予以表揚。看似簡單的“媽媽”音,小軍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基本掌握。他媽媽聽他清晰地叫出“媽媽”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這份喜悅也讓徐敬終生難忘。現在,小軍不但能跟人簡單交流,而且能站立了。他媽媽也通過家長課堂學會了一些康復方法,愁苦的面容開始展露微笑。

2017年,6歲的自閉症小孩小浩被送到徐敬手裡。她首先教他吹氣這一基本的發音動作。教他吹紙條,吹蠟燭。可他始終沒有反應。一次次訓練,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嘗試。徐敬並不著急。二十天後的一天,雨過天晴,徐敬抱著小浩向窗外看。窗槽溝裡積了些水,一個雨滴落下,激起一圈圈漣漪。徐敬見小浩對此很感興趣,就吹了一下水面。小浩看到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波紋,也撅起來小嘴。徐敬趕快端來一碗水,自己吹了水面,再讓小浩吹。她一次次演練,終於帶動了小浩。“噗”,小浩也吹起漣漪。師生倆都笑了。就這樣,小浩邁出了發音的第一步。 作為政教處主任,徐敬在學生們心中不僅是傳授知識的老師,也是幫助生活的媽媽。因為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們自理能力差,徐敬就到宿舍幫學生整理衣被、縫補衣服。智障的學生常哭泣,控制不住拉尿,甚至有自傷行為,她便時刻關注他們,常為他們換衣服、洗頭、洗臉、剪指甲、擦鼻涕……節假日有的家長不能來接孩子,當孩子情緒不穩定時,徐敬就把他們接到家裡,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氛圍。

逢年過節,徐敬常在校值班。2012年中秋節,三個學生先後發病。她把他們一一送到哈院診治,忙到凌晨才安頓下來。不知多少次夜裡學生生病,徐敬踏著夜色經過空無一人的街巷來到學校,不知多少次半夜帶學生到醫院化驗、取藥、輸液,不知多少次值完夜班迎著朝陽回到家,遠遠聽到兒子撕心裂肺找媽媽的哭聲……當學生沒來校上課,電話聯繫不上、家庭住址不詳時,她就和班主任一路打聽著去做家訪;當學生家庭發生變故、困難時,就及時疏導學生、組織捐款……

多年的耕耘,換來累累碩果。徐敬多次在衡水市教學說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2012年她參與研究的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聾生課堂教學的應用》成為河北省教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2013年她做的課例《分式方程》榮獲河北省特教多媒體課例一等獎;2015年她做的多媒體課件在全國第四屆特教信息技術展示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16年她講授的特教消防課《珍愛生命遠離火災》榮獲河北省三等獎。2017年,她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師。

一路播種希望,一路揮灑汗水;一路奉獻關愛,一路收穫感動。徐敬說:“無論前路如何艱難,我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直到年老退休了,我可以問心無愧、滿含熱淚地說:‘這輩子,我用心在特教園地耕耘,奉獻了一個個美麗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