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蔡虎先生说:我始终把一个人放在这个位置,那就是“未来的自己”,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成为我自己内心真正认可的那个“造梦家”和“商业领袖”……

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文 | HRO情报局记者 Xiu

采访嘉宾 | 点滴关怀CEO蔡虎

在蔡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有两段历程最值得一谈。

第一段:蔡虎先生的求学经历: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

第二段:和百度的不解之缘。在蔡虎先生的大部分工作经历中,和百度有着很深的渊源。

蔡虎先生2009年2月加入百度,蔡虎先生任百度联盟总经理,主导并积极推进了百度联盟的战略跨越和业务发展。

2010年3月,调任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负责百度有啊、百付宝等电子商务战略、产品及商业运营。

2011年11月底,百度宣布百度有啊融资分拆,独立运营,随即推出国内领先的城市生活分享与消费服务网站——爱乐活,蔡虎先生担任爱乐活首席执行官。

蔡虎先生拥有十余年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销售与运营、市场营销、战略与业务拓展等相关深厚管理经验,对多个行业有深刻理解和丰富实践。

蔡虎先生给自己的评价是:真诚,创业浪漫主义,永葆激情但内心平静。

商业领袖

谈及商业领袖和个人偶像,蔡虎先生说他一直把三个人当成自己的学习榜样和努力方向。

第一位,是马化腾,蔡虎先生认为他是真正把一家企业做成“可持续健康生态型”的企业家与商业领袖,更特别的是,腾讯的愿景中“受尊敬”三个字在他的企业产品与服务中,真的无处不在,非常了不起。第二位是雷军,他的勤奋、认真、大势观、互联网思维七字诀等,影响了当今一批优秀创业者,并且他和蔡虎先生一样都推崇Costco模式也同为各自创业之初心。第三位,未来的自己。蔡虎先生始终把一个人放在这个位置,那就是“未来的自己”,他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成为真正被认可的“造梦家”和“商业领袖”。

点滴关怀名字的由来

被问到点滴关怀名字的来由,蔡虎先生说,点滴关怀的前身是内购网,为企业与会员组织提供内购技术系统及供应服务。2017年,合并在员工关怀领域市场领先者“爱关怀”后,可以为企业及会员组织提供更完善的一站式员工或会员关怀与福利系统及服务,已不仅仅是内购,需要对品牌进行升级。同时,“有温度”是点滴关怀不同于市场竞争者的独特优势与价值,也符合公司的愿景与文化。基于合伙人团队的讨论,也征求了全员的意见,一致认为真正的员工关怀与内购等服务,应该贯穿于日常点滴之中,润物细无声,才能带给员工真正的幸福感,也符合创业初心。也考虑到员工聚成公司,如点滴汇成大海,也如蓝鲸,于是点滴关怀就选定用水滴形象的蓝鲸,作为新品牌的新形象。

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内购网”与“爱关怀”合并后的双方形成优势互补,成就彼此的同盟伙伴,在产品上,业务上,团队上提升到新的层次。

产品上,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员工关怀与会员服务SaaS平台服务,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提供完整服务的平台级供应商。业务上,双方产品很快实现了无缝对接后,双方客户不仅几乎没有重叠,可以互为依托,而且具备了企业服务的SaaS收费能力,以及对员工的商品销售与服务能力,盈利模式多元化,更稳健,更具壁垒。团队上,双方愿景一致,文化匹配,优势互补,同时也从各自都是一家区域性的公司,合并后立刻具备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大客户拓展与服务能力,拥有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公司与团队。

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员工关怀市场现状分析

蔡虎先生还针对员工关怀服务市场现状,为我们作了分析:

总体而言,国内的员工关怀服务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传统的“年节福利”的关怀思路。很大部分企业会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招标需求中,但仍然避免不了年轻员工并不买账,众口难调,费力不讨好的情况。

而国内绝大多数的福利提供商,都把竞争力建立在客户销售与关系层面,少部分企业具有货品定制化能力,是典型的ToB销售思维,但鲜有把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以员工满意度为基础的产品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上。点滴关怀正是以竞争力与能力驱动力建立在“员工满意度”为出发点,因为点滴关怀相信只有员工的满意才是可以“复制”的产品力,适用于“好”企业,适用于大多数并越来越多的企业。另外,点滴关怀的产品与服务,并不是像绝大多数福利提供商一样,把视角盯在企业有预算的那几个重大节庆和少数几天,相反点滴关怀更重视企业没有预算但又希望日常给员工带去关怀的更多的日子,或者更极致地说,点滴关怀希望1年365天,都能让员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借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走心、个性化、自动化的点滴关怀。也正是因为点滴关怀在市场中的独特价值定位,点滴关怀获得了超过1万家企业的认可与使用,其中不乏近百家大型公司甚至超大型企业集团。

有对手,也是一种幸运

大家基本认为,点滴关怀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是中智关爱通。其实并不是,蔡虎先生解释:中智关爱通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而且是中国三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中智旗下产品,也是央企背景,本身就有不少大型央企客户。关爱通经过十几年发展,业务规模已经较大,客户基础也比较稳健,几百人团队也有业务优势,是销售驱动型公司。点滴关怀和关爱通在价值理念上和产品优势上有明显差异,团队基因也明显不同,服务的企业类型以及客户的关注点也有明显不同。所以,两家企业正面碰撞的机会还比较少。目前仍然是相互尊重的友商关系,相互借鉴学习,因为在市场上,有对手,也是一种幸运。

蔡虎先生留意到京东最近推出了企业智慧福利平台,为企业弹性福利打造一站式智慧福利SAAS平台。为此,蔡虎先生表示深感欣慰,因为这正说明了点滴关怀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同。越有大玩家进入,说明越有价值,也越能让市场与企业广泛认知到原来企业福利和员工关怀还可以不像传统的那样。会更关注点滴关怀,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相当于这些大玩家帮助点滴关怀做了市场教育与背书。

因为以上两家企业,和点滴关怀的差异性足够大,点滴关怀有他们不可能具备的一些关键要点。所以,蔡虎先生说:“如果一定要定下一个真正的竞争者,那还是我们自己。”

他曾任职百度,现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大佬

新需求促使消费场景的升级

点滴关怀从员工服务切入,打造企业消费场景的升级与共享平台,蔡虎先生详细为我们分析了消费市场升级的背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下的中国社会,正普遍性地从“安全”升级到“社交”与“尊重”,特别是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群而言,并正在产生一个大规模的新中产群体。对应于消费,则从“大众品牌”需求升级到“小众品牌”“社群品牌”甚至“个性品牌”,新消费品牌的时代到来。在企业场景里,也有明确的升级现象,例如越来越经常听到企业和员工在以自己是“xxxx人”而自居,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也有反映企业个性化的统一昵称,这是“归属感”的表现,也是“社交”需求在企业场景里的具体表达之一;例如在很多企业,常听到员工说“我的公司尊重我的意见,所以我喜欢我的公司。”这是“尊重”需求的具体体现,和员工诉求的升级,不再简单满足于工资生存需求和职场安全需求。这种需求在办公室白领人群和已渐成职场主力的90后群体中尤为明显,所以企业场景的消费升级,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大趋势,而点滴关怀正是顺应这个大趋势的产品与服务。点滴关怀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服务产品,不仅应该帮助企业和员工“工作更高效”,也越来越看重如何帮企业和员工“工作有温度”,更具备让员工有“归属感”的特权心理,和“被尊重”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提供。

率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

在谈及AI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发展时,蔡虎先生说,点滴关怀,也是一家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并由产品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在大数据方面有了两年多积累,在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这些都给点滴关怀进一步为企业与员工提供AI人工智能的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点滴关怀目前正在研发相关的产品,应该很快就可以推出。

对于区块链技术,点滴关怀在企业场景里,已经发现并探索出相关的底层关键技术与产品雏形。例如点滴关怀已经被很多家企业使用的“爱积分”产品,就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思维,并借鉴了区块链技术原理,推出的产品,广受好评。虽然它还谈不上“区块链”产品,但已经非常具备区块链的价值属性,特别是联盟链的产品特征,点滴关怀也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力争能将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场景中真正发挥价值,带给用户最佳体验的产品与服务。

团队成员加持

看到点滴关怀的团队成员,可以用豪华阵容来形容了。

钱毅,CTO兼大内购业务执行总裁,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硕士;拥有8年百度和阿里技术管理与创业经验,曾为百度T6,负责国际化项目和浏览器等,阿里P8高级专家,负责UC浏览器北京研发等。

刘向华,市场副总裁兼在线事业部总经理,厦门大学EMBA ,西安电子科大信息管理与人力资源专业,双学士;拥有16年企业服务产品与业务管理经验,蓝凌软件创始团队成员,历任蓝凌公司副总裁等多个高管岗位,爱关怀联合创始人,崔牛会发起人。

俞锐,财务副总裁,航天工业干部管理学院学士;拥有近10年企业财务管理经验,10余年会计师和审计事务所经验,具有董秘和审计师资格。

有如此强大的团队成员加持,我们祝愿点滴关怀的未来更好。在访谈过程中,记者清晰的感觉到,蔡虎先生思维敏捷,整个访问过程行云流水,令记者动容。蔡虎先生以未来的自己为偶像,未来已来,期待蔡虎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HRO情报局:懂产业、懂技术、懂八卦的人力资源新媒体聚合平台。转载本文、HRO机构入驻、HR个人IP塑造、行业信息投稿,可进入小程序【HRO情报局】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