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请多给孩子一些“仪式感”


法国童话《小王子》有这样一个桥段。

狐狸希望小王子每天在同一时间来找他,

“如果你下午四点来,那么我从三点开始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接近,我就越幸福。如果到了四点你还没来,我就会焦虑,这就是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来的时间飘忽不定,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回答。

仪式感的渐行渐远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我们都忙着往前赶路。

仿佛一夜之间,分手不再需要声嘶力竭,发个微信就好;过年不再需要春晚和鞭炮,抢红包才是主题……

成长路上,请多给孩子一些“仪式感”

就这样,我们匆匆走过,而那些叫做仪式感的东西,渐渐被我们忽略和遗忘。

有一天,孩子开始变得像成人一般冷漠,对你的提议无动于衷,提不起任何兴趣;与你谈话总想尽快结束,再也见不到望着那泉水般的眸子。

仪式感的意义所在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仪式感,向这如同一潭死水的日子猛地一掷,激荡起希望的涟漪。

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它可以放大每一种情绪,让缱绻在岁月中的日常琐碎,变成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

成长路上,请多给孩子一些“仪式感”

之于成人,仪式感时常提醒我们,其实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之于孩子,仪式感对于形成良好性格、提升品味修养、提高幸福感影响颇深。

家庭教育,仪式感切不可缺位。

重拾生活中的仪式感

儿童的回忆往往是由一个个的仪式组成的,就像我们很难想起儿童时代的琐碎小事,但是,劈啪作响的鞭炮、火红的福字春联、每周一升旗仪式、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毕业典礼上的恋恋不舍……却将童年生活完完整整地串联起来。

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成长路上,请多给孩子一些“仪式感”

仪式感让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幸福

生日派对上,爸爸一首笨拙的Happy birthday to you,小心翼翼点燃蛋糕上的十支蜡烛,孩子感受到的是成长的喜悦。

进入梦乡前,妈妈一个暖心的小故事,关掉台灯前一个温馨的亲吻,孩子感受到的是甜蜜的宠爱。

仪式感让孩子更容易保持专注

学校门口,爸爸与儿子互敬少先队礼,一老一少互相监督整理好领带和红领巾,一路走来的撒娇打闹顽童立刻踏着正步庄严地走进教室。

教室里,铃声响起,“起立!”、“立正!”、“敬礼!”、“老师好!”、“同学们请坐!”前一秒打成一片的孩子立刻端坐如钟,渴望知识的滋养。

仪式感让孩子学会尊重和感恩

音乐会前,与孩子一同穿上庄重的礼服,手机调到静音,等待享受这一场耳朵与心灵的盛宴。

晚餐前,虔诚感谢上帝的恩赐,向孩子讲述70、80后的特有餐桌会议,让孩子感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结语

仪式感不需要铺张浪费,用心就好。

仪式感不需要追求华而不实的形式,而是带给孩子内心的富足和平静。

愿我们的生命中充满精彩的仪式,伴我们的孩子幸福一生!


最专业的儿童阅读指导、最有效的家庭教育秘籍、最搞笑的亲子趣事分享,尽在成长悦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