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幫套男人的宿命:三十年付出終是喪家之犬,法律也無可奈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為當事人感嘆,也感慨人心不古。

現代人很多不明白拉幫套的含義了,過去的馬車一般配有駕轅和兩三匹馬來配合轅馬拉車,當轅馬累了時候,這個時候拉幫套的馬就起作用了。

拉幫套男人的宿命:三十年付出終是喪家之犬,法律也無可奈何

在生活中,女人的原配男人喪失了勞動力,另外有一個男人幫助她把這個家庭撐起來,這個男人就叫拉幫套。過去拉幫套的男人大多是娶不上老婆的窮光棍,女人和拉幫套的男人是特殊的關係,這種關係不但得到女人老公的默認,親朋鄰居也都默認這樣的關係,但這樣的關係法律上是不承認的。

拉幫套男人的宿命:三十年付出終是喪家之犬,法律也無可奈何

55歲頭髮花白的薛軍(化名)拖著大行李箱,這是他全部的家當,他正在一個東北小城的火車站候車。此時此刻,他就要回到廣西老家的一個村莊,他多麼期待那個女人和她的五個孩子能到車站送他一程,也算是回報他三十年的付出,但他失望了。

三十年前,年輕的薛軍從廣西老家來投奔東北小城的親戚,他為薛軍介紹了一家國企的工作,雖然是臨時工,但也遠比在老家務農強多了,在老家他屬於大齡青年,因為窮還在打光棍。臨時工的工作待遇不高,工作很累,薛軍也很滿足了。

拉幫套男人的宿命:三十年付出終是喪家之犬,法律也無可奈何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在集市上認識了賣菜的嫂子趙娟(化名),趙娟比她還大三歲,但她的經歷讓他同情,農村人結婚早,二十八歲的趙娟已經是五個孩子的媽媽,大的還不到十歲,小的才兩歲多,更重要的是趙娟的老公在一次車禍中癱瘓了,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一家人都靠趙娟種地賣菜艱難為生。薛軍在同情趙娟的同時,也對趙娟產生好感。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趙娟當然希望有個人能幫助她,但她不會拋棄癱瘓的丈夫和孩子,當薛軍表示願意和她一起照顧癱瘓的丈夫和孩子時,她的心感動了。按照東北當時的一些做法,徵得了婆婆和丈夫的同意,就算是接受了薛軍的感情,但她的條件是不能和癱瘓老公離婚,也不能再要孩子。雖然薛軍的親戚極力反對,但被感情衝昏頭腦的薛軍都答應了,街坊鄰居也默認了他們的特殊關係,薛軍從此開始了沒有任何名分的三十年的拉幫套的生活。

拉幫套男人的宿命:三十年付出終是喪家之犬,法律也無可奈何

趙娟的孩子叫他叔叔,趙娟癱瘓的老公叫他老弟。薛軍真正撐起了這個家庭。除了臨時工作外,他幫助趙娟幹農活賣菜,還要照顧趙娟癱瘓的丈夫,當國企經濟不景氣辭退了他的臨時工後,他就在小城裡擺攤賺錢,在他精心照顧下,趙娟癱瘓的丈夫活的很健康,趙娟的孩子也都成長起來了,大兒子、二兒子都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了,兩個女兒也都找到了好的人家,最小的男孩也大學畢業快要結婚了。

去年,趙娟癱瘓了三十年的丈夫終於走了,薛軍悲傷之餘也有種解脫的感覺,就在他以為他可以和趙娟毫無障礙地安度晚年時,趙娟的大兒子在父親的葬禮後找到了薛軍:薛叔,感謝你這麼多年對我們這個家庭的付出,早幾年我就想把我父母接到城市去了,但我父親不同意,他說我們不能忘恩負義。但薛叔不知道,父親曾經自殺過幾次,不僅僅是覺得自己成為家庭的累贅,還有男人的屈辱,我們從小到大經常被不明真相的人嘲笑,還為這個和別人經常打架。父親走了,我準備把母親接到城裡我家,但薛叔不方便跟著一起過去了,我們兄妹五個商量著給你湊點錢,你自己照顧好自己,你們都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吧。薛軍想和趙娟聊聊,聽聽她的想法時,看到趙娟閃爍的目光,他知道一切不能挽回了。趙娟說:謝謝你老薛,你為我們付出很多,三十年來,我一直很感激你,但我對你只有感激,當初讓你進家來也是沒有辦法,現在他走了,孩子也大了,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了。

飛奔的列車上,薛軍委屈的心情漸漸想開了,為自己所愛的女人付出是值得的,沒有必要後悔自己的付出,更沒有必要付之於法律,只要她幸福開心就好,況且別人也陪伴了自己三十年。葉落歸根吧,五個孩子給的錢足夠他回老家養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