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和千寻一起读绘本」 第34期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绘本简介:《市场街最后一站》是中信出版社16年8月出版的图书,它讲述了一个于平凡中寻找美好的故事,作者克里斯蒂安·鲁滨逊是美国知名插画家,曾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合作。本书获得了纽伯瑞金奖、凯迪克银奖等30多项殊荣。

适读范围:3-6岁。

01

上周千寻放暑假,在桂林clubmed参加“小小探索家”夏令营。营地项目带来很多挑战,这个不满五岁的小姑娘,用勇气和力量证明了她的成长。我看着都腿发软的“空中飞人”,她愣是克服了内心恐惧,顺利拿到小龄段最高勇士奖。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不过,这次桂林之行,最让我触动的并不是千寻在各种运动项目中拿到的冠军手环,而是她离开clubmed之后发生的一件小事。

从clubmed出来之后,我们安排了一天去古东爬瀑布。到了古东瀑布才感受到什么叫旺季,换票窗口前,等着换票的人排成了长龙,扭头一看,买草鞋买雨衣的地儿也是人声鼎沸。顿时有点后悔,可后悔也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呢,总不能什么都没玩又花一个多小时赶回去吧。

大人还好,刷刷手机看看剧时间也就过去了,孩子就比较麻烦,动画片也抵消不了高温天排队等待带来的燥热。等了十来分钟,同行朋友的孩子昊昊开始发脾气,吵着要回家,我好担心千寻也附和,两个小孩要是一起闹起来,那真是要命了。

没想到,千寻没跟着闹,倒是不知在哪儿捡来一片蒲扇样宽大的树叶,一边摇一边唱起来:“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又伴着鬼脸问昊昊:“你看我像不像济公?”昊昊被逗得破涕为笑,也要扮济公,千寻就带他去找树叶,两个小人兴致勃勃地走到附近的小花园,自顾自玩起来。

没一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跑来宣布他们发现了神奇的千足虫,没一会又叫嚷着千足虫被魔法收到森林好像失踪了……几个大人终于松了口气。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好不容易进了景区大门,看见清凉的山涧小溪,恨不得立即下水嗨起来。孩子们以光速跳入水中,嘻嘻哈哈打起水仗。忽听耳边传来轰隆隆地雷声,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豆子般的雨点就倾盆而下,大家只好兵荒马慌地从水里逃出来,跑进可以躲雨的亭子里。

生活的真相是不如意十之八九啊,我一边无奈欣赏雨景,一边在心里喟叹。最失望的,还是摩拳擦掌正准备在水中大嗨一场的孩子吧,我偷偷看千寻,脸上也是一副失落的小表情。

可她只失落了一分钟不到,就不再搭理这下不停的雨,跑来跟我提议:“妈妈,我们来玩词语接龙吧,用雨来开头,我说雨天,你就说天空,然后一直循环,谁要是接不上谁就表演一个和雨有关的节目,好不好?”

词语接龙是我们家常玩的小游戏之一,没料到她这时候突然想起。

我自然积极响应,见我两玩得高兴,其它忙着抱怨的人也停止了抱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几个小孩乐在其中,常常故意假装接不上词,就为了表演个“雨中小青蛙蹦”之类的搞怪小节目。可能是玩得太投入了,雨停时我们竟然没注意,待身边的人都重返溪中,才发现时间过得那么快。

或许是刚下过暴雨的缘故,下山时我们有幸看见了彩虹,身边朋友感叹说:“我们运气太好了,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我却想,假如这样描述:

我们找到了像蒲扇一样的树叶,发现了神奇的千足虫,玩了水,爬了瀑布,临走前还看见了彩虹……的确称得上美好的一天。

可要是换个描述:我们排了快一个小时的长队,好不容易进了景区,刚准备玩水就遭遇暴雨……还会觉得美好吗?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就禁不住对身旁那个小小的人儿刮目相看,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了在不美好中发现美好,甚至创造美好的能力呢?

02

想想可能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不太喜欢抱怨。不喜欢抱怨,不是因为心里对不如意的事没有遗憾,而是我觉得抱怨也没用。抱怨不能改变任何东西,就算你用充满怨气的眼神死死盯住不美好,它也不会变得美好。

有孩子后,人又沉淀了几分,开始接受能力有瓶颈的现实,并对周遭事物尽量保持一种谦和的态度,不再像年轻时执着于改变世界,而是试着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还记得我们去清迈旅行那一年,千寻刚满三岁,在机场行李被拿错,先生很郁闷,原本疲惫的我们应该早到酒店,舒服地躺在床上休息,现在却被困在机场等电话。

我说不如我们四处逛逛吧,逛到一家小店椰子饭的味道好棒,与候机的两个年轻人聊了会天,还在机场小店挑了一个千寻很喜欢的挎包,半小时后,行李被送回来了,我们仨欢欢喜喜去了酒店,心情一点不受损。

平时因为自己不爱抱怨,每当千寻抱怨的时候,我也总是会找些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

其实,小孩都没什么耐力,对不舒服的事物很敏感,抱怨时候比大人还要多,比如天气冷的冬天我们走路去坐地下铁,她会抱怨为什么不开车,刚开始带她去义工之家给流浪小猫送食物,她也会抱怨我们为什么要来这么脏的地方。

我很少用力给千寻解释什么,一般只会玩个“冬天哈气游戏”或者告诉她义工之家里有只黑色的小猫很像《魔女宅急便》里的吉吉。也许,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千寻也慢慢养成了不爱抱怨的性格,有了一双能发现美好的眼睛。

于不美好中发现美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

前几天,北大女孩王心仪说了一个挺火的词:“感谢贫穷”。王心仪家境贫困,妈妈体弱多病,姥爷常年生病,还有两个弟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正一个人在异地打工赚钱。

我很佩服这个身处逆境却意志顽强的女孩,但我觉得她说错了,贫穷并不值得感谢,真正值得感谢的其实是她自己,是她所拥有的善待贫穷的能力。

这女孩说的另一句话我反倒更喜欢,“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极了《市场街最后一站》中奶奶对小杰说的那句话: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03

《市场街最后一站》是我去年在方所书店邂逅的一本好书,带它回家后,千寻读了不下三十遍,我们俩都很喜欢这个看似平淡又暗藏温暖的故事。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也都极力推荐这本书,如果家中没有,建议你真的可以入手一本收藏,即便是成人,细细品味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小杰推开教堂大门,蹦蹦跳跳地下了台阶。外面的空气,充满自由的感觉,也充满雨的气息。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小杰赶紧躲到奶奶的雨伞下,他问奶奶:“下这么大的雨,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巴士呀?”

奶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轻轻说:“树也会口渴的,你没看见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小杰的朋友科尔比爬进那辆车,转头对小杰挥了挥手。小杰问:“奶奶,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

“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他总是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咦?这是什么呢?”丹尼斯先生一边问,一边从小杰耳后变出一枚硬币,把它放在小杰手心。奶奶哈哈大笑,推着小杰走了进去。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上来两个大男孩,小杰目光一直跟随他们到巴士后面。“我也好想要一个随身听。”小杰说。

奶奶问:“你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为什么不问问他是否能为我们演奏一曲呢?”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车上拿着吉他的男人开始拨动琴弦,唱起了歌。小杰和斑点狗都闭上了眼睛。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小杰下了车,打量周围环境,破烂的人行道和坏掉的门。小杰抓住奶奶的手,“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

奶奶笑了笑,指着天空说:“小杰,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小杰看见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不明白,为什么奶奶总是能在他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美好的事物。

孩子,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忍不住沉浸在奶奶与小杰淡淡的对话里,他们的对话充满了一种真实生活的况味,真实的生活,总是由很多不太美好的事物构成,下雨天久久不来的巴士、坐私家车离开的同伴、涂鸦的窗户和脏兮兮的街道……但仔细想想,其实是有很多美好藏在这些不美好中的,喝饱了水绿得可爱的大树、友善可爱的司机爷爷,还有横跨在爱心厨房上空的彩虹……

到后来你会发现,看见美好,还是不美好,说到底是人自己的选择。

就像《市场街最后一站》的作者马特·德拉培尼亚所说:

“无论你住在哪里,世界都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到处都是悲伤。但是,对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仍然有选择——你可以选择看那些丑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发现美好的一面。”

所有的平凡,原来都是幸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