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中国在没有基督教传入的时候,基本上民间的主流宗教信仰就只有佛教和道教。这其中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道教却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先生曾经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崇道士?”这个疑问肯定不会凭空产生,既然有这样的说法那就自然有他的依据。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在一些影视剧里和尚的影响总是慈眉善目的,遇到事情也是尽量的大化小、小化无,这个和佛教的教义是分不开的。佛教讲求的是忍受现世的苦难,提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精神,所以在很多时候佛教徒都是想着默默的忍受。这就顺应了统治者的想法,所以从古至今的很多统治者都想扶持佛教,因为这个民间宗教的教义会让民众变得顺从,变得即使被压迫也不会寻求反抗。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而道教就不同了,道教虽然在主张不参与俗世纷争这一点和佛教相似,但是他们的教义确实追求一种无为的状态,无为不是顺从,而是自由发展。这种思想对于民众的休养生息很有益处,所以封建王朝在经历动乱之后总喜欢用道教的思想来治理国家。汉朝文景之治就是遵从这种无为之治的思想,但是道家思想却不会一直受统治者待见,因为它没有想佛教那样提倡让民众顺从。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佛教的信众们喜欢到处宣传自己的教义,也就是会经常的去传教,所以很容易看到一群和尚去劝导民众说让皈依佛门。而道教却不然,道教徒们喜欢清静的修为,所以有很多修为高的道士都是云游四海,踪迹捉摸不定的人。因为这样的不同所以佛教一般会去到处化缘,让信众们捐献香火钱,而这些钱财除了一部分用来翻新庙宇佛像,其他的跑到哪里去了谁也不知道。道教因为不会像佛教那样广招信徒,所以道观的花销基本都可以自给,不会刻意的去要香火钱。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有句话流传的很广,那就是“乱世道士下山救世人,和尚闭庙念佛经;盛世道士归隐修道法,和尚开门收香火”,先别管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既然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有它产生的原因。在战乱的年代,和尚因为奉行不杀生的教义所以不去参与很正常,但是在面对成群的灾民时,庙门紧闭,连一碗汤粥都不肯施舍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道士们却会在民众受到抢劫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虽然改变不了乱世,但是总是可以依靠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减轻民众的苦痛。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说了这么多并没有贬低佛教的意思,只是因为在一些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佛教追求的逆来顺受确实对社会的稳定有好处,但是同时带给民众的还有就此种下的奴性,让民众勤恳工作,积极行善来追求死后可以成佛,却不主张让他们享受自己辛苦创造的成果,这是很不公平的。

乱世中人们为何尊敬道士,反而憎恶和尚?一句话总结的淋漓尽致

反观道士却不这样,他们在意的是今世的修行,所以在同样追求清静的基础上,人们会更愿意尊崇道士,而不是一些慈眉善目的和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